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东盟制造”将接管“中国制造”?德国人快笑出腹肌了!

来源:环球纺机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6日

有媒体报道:受惠于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成本,“东盟制造”或许正在逐步接管“中国制造”曾经拥有的市场统治力。

  

有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企业面向东盟诸国的投资额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对中国的投资。这一数据并不让人意外——正是在三年前,东盟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就已超过中国。

  

在传统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特定领域,中国与东盟确实存在产能竞争的关系。除了在国际市场上“肉搏”外,“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的竞争亦可能蔓延至产能合作领域。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东盟国家已不再满足于仅从中国引进产能,而是倾向于引进中国的人才和技术,将“产能合作”转化为“东盟制造”的“升级利器”。

  

对于中国来说,鼓励企业去境外设厂可能会加剧某些领域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对市场上的“中国制造”造成“挤出效应”,从而带来诸多风险。毕竟,在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的当下,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



服装订单纷纷转移东南亚


优衣库


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计划从低价服装品牌G.U.开始,向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工厂增加代工订单。迅销集团的产品原本约有85%在中国制造,但随着中国人工成本的继续上涨,目前决定将中国以外20%~30%的生产比率提高到50%。


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计划3年后把在中国的合作工厂从229家减少到86家,自中国的采购比率从60%降低一半。


青山商事


青山商事继越南、缅甸、柬埔寨之后,还将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委托生产,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缝制工序,所需布料仍从意大利和中国采购。中国纺织产业优势在逐渐被东南亚地区蚕食,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制造业外迁总体上弊大于利!

  

“原先是小打小闹,现在已经是成规模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在形容制造业外迁现象时如是说,制造业外迁总体上来说弊大于利。

  

徐洪才认为,生产经营成本、工资成本的上升、能源价格的改革、环保标准的提高,都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但最根本的还是企业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没有明显提高,从而使得成本增长高于利润增长,让企业不堪重负。”

  

财务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为制造业外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13年“钱荒”后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压垮了一大批利润原本就比较低的制造业企业。

  

徐洪才强调,“中国还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是智能机器人,中低端产业承接了大量的就业,不可能立刻喊停。”


比“东盟制造”更具威胁性的是……


《日本经济新闻》7月25日报道称:德国品牌阿迪达斯(adidas)正在试图转变其传统的商业模式。该公司CEO赫尔伯特·海纳强调称:“我们将利用机器人和3D打印来进行生产,生产线将回归欧美等消费地”。


阿迪达斯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全自动化生产的“极速工厂(Speed Factory)”计划,该计划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德国实施,2018年在美国实施,并可能在2020年之前在日本开设工厂。


赫尔伯特·海纳回顾了在过去30年鞋类生产的历史,制鞋厂曾经撤出欧洲,向韩国、中国、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亚洲国家转移,“目前,即使是在人工费较高的德国,也能以较少的人员实现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了。亚洲的生产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阿迪达斯甚至宣称,将在未来 5 年内撤除中国大陆的生产线!这让中国的世界工厂梦遭到无情碾压!


极速工厂之后还有大招


阿迪达斯通过极速工厂(Speed Factory)来实现“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全新运作模式。“在亚洲生产还需要运送到消费地的时间,如果在消费地生产将缩短产品周期,运达消费地的时间将从目前的6周缩短至24小时之内。”

  

此外,阿迪达斯还计划通过3D打印机生产有特殊功能的运动鞋。“我们正借助3D打印机进行部分鞋底的生产,但目前成本仍然十分昂贵。机器人自动化工厂的下一个阶段将是3D打印机”。



1  
阅读数量(6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