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使得纺织企业无所适从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7日
 今年以来,由于抛储开始时间较市场预期推迟,以及内外棉价差缩小带来的下游需求增加,国内新棉花在3、4月份消耗较快。随后受储备棉上市初期出库难和公检速度慢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现货市场供应比较紧张,储备棉竞拍加价明显,现货价格快速上行,纺织企业的经营遇到较大的压力。棉花价格快速上涨倒逼政策出台,市场上对延长抛储时间的呼声很高,期货市场对此已提前反应。储备棉竞拍的成交均价达到最高的15474元/吨,储备棉成交率则从7月29日开始跌破100%成交。随后几日,成交均价一路下行,目前稳定在13800元/吨左右,较前期高点下跌600元/吨;成交率出现明显下滑,近期维持在50%—60%。

  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使得纺织企业无所适从,这是近期储备棉竞拍成交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很多纺织企业目前的棉花库存并不多,按需采购国储棉是其理性选择。但是由于储备棉出库基准价还比较高,为14389元/吨,国储棉的成交均价在13800元/吨左右,贬值的风险依然较大,所以纺织企业并不敢大量采购。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储棉抛售的基准价需要明显下移,使得国储棉成本达到安全区域,成交率才会出现回升。而当前的国储棉抛售基准价并没有明显下移,从而限制了成交率回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基准价将跟上市场的步伐回调,纺织企业应该重新入市采购。

  另一方面,前期参与国储棉竞拍非常积极的贸易商,当前面临较大的抉择。今年贸易商准许入市竞拍,加上行情配合,贸易商基于对市场行情的看好,积极参与市场拍卖,其前期的成交占比在50%左右。但由于储备棉抛售时间延长,当前市场对9、10月份“青黄不接”时期的棉花市场供应是否还会紧张分歧较大。此外,立足未来,贸易商要不要继续参与拍储,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贸易商的观点已经分化,后期参与储备棉竞拍的积极性将明显减弱,顺价销售是其最佳选择。

  从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在抛储延迟后,棉花市场的供应将从延长前的偏紧转为偏宽松。以中国棉花信息网截至7月底的统计,商业库存72.75万吨,工业库存59.73万吨,加上8月份以来的抛储量17.8万吨,合计总量150.31万吨。在8—10月份,还有其他供给,主要是抛储和进口棉。由于目前国储棉拍卖成交率较低,后期储备棉基准价降下来后成交率会回升,我们以8月份每日2万吨的成交量计算,9月份以每日3万吨的成交量计算,后期还可以轮出92万吨储备棉。进口方面,目前已经进口43万吨棉花,8—10月份按照每月7万吨的进口量,合计共有21万吨。则后期总供应量在263.3万吨。每月需求按照60万吨计算,三个月的总需求量为180万吨,则可以剩余83.3万吨,作为必要的工业和商业库存。故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抛储延期的情况下,市场担心的供应方面的“青黄不接”难以出现。

  2016/2017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特别是内地减少比较明显。天气方面,新疆地区比较适宜,单产会有明显增加,内地则因为洪涝灾害影响,相比去年更差。市场预期国内棉花产量为450万吨,较去年进一步减少10万吨左右。进口配额会继续严格控制,进口预期90万吨。消费预期维持每月60万吨的规模,一年合计720万吨。综合而言,2016/2017年度,预计棉花缺口为180万吨,完全可以由国储棉补充。而且新年度国储棉抛储拍卖将更能适应市场的实际,不会出现供应紧张情况。不过,也存在国家轮入储备棉的预期。但在目前国内市场供不足需的情况下,轮入政策的出台会比较谨慎。



1  
阅读数量(2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