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2016新疆考察】产量稳中有升 严控质量管理

来源:顺风棉花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8月19日, 2016新疆棉花&纺织考察团继续在奎屯实地调研,首先走访了第七师锦棉棉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量稳定略有提升

  据第七师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第七师棉花种植面积为120万亩,预计皮棉加工量为20万吨,较去年增加了2万吨左右,平均亩产在420-450公斤,除去一些种子棉外,剩余都是机采棉。

  二、多环节把控品质关

  1、种植模式。由一膜六行改为一膜三行,每亩株数由11000减少到8000株,空间加大后,棉花营养充足,透气透光,且脱叶效果好,基本每株都能保证有10个以上的棉桃,既保证了产量,品质也有所提升。在选种上,仅有两个品种,精细化管理,更加了保证了一致性。

  2、加大技术改革力度。今年第七师投入了5-6个多亿,根据客户要求皮棉标准,对20多条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加工环节上加强籽清,减少皮清,保证绒长,降低短纤含量。

  3、师里每年都派督导组到基层检查,建立奖惩机制,五天一考核,十天一奖励,并发放质量管理手册。同时在轧花过程中,从采摘、收购、加工建立了质量跟踪体系,能够查到每一包棉花来源,属于哪一块地,哪台机器采摘的,都可以追踪溯源。

   4、地膜与“三丝”控制。在采摘棉花时并没有地膜残留,但是在打包模块时容易将地膜混进去。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地膜残留,目前第七师有两种采棉机,一种是 可在采棉机上直接打包,另一种是在空地上铺沙子后再覆盖上棉布。再有就是在犁地之前揭掉新膜,春耕和秋翻时清理旧膜。今年第七师也将地膜厚度从0.01加 厚到0.012,这样做既有利于地膜回收,也减少了地膜过多掺杂到采棉机中。针对三丝,第七师有专门的三丝挑拣机,同时也有专人手工挑拣,尽可能减少三丝 含量。

  三、兵团定价与销售预期

  今年兵团定价期在10月中下旬,统一定价统一销售,计划保证在3月份结零,销售进度越快越好。由于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客户要求的棉花的一致性、棉结、短纤含量,机采棉都远超手摘棉,所以机采棉和手摘棉之间的价差在逐渐缩小,而越来越多的客户更加青睐机采棉。

   随后参观了新疆华桉纺织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租赁的原新疆昌恒纺织有限公司,今年三月份投产,开机产能环锭纺8.5万锭,其中有精梳紧密纺五万锭,紧密 赛络纺1.8万锭。气流纺5台,针织大圆机50台,主要产品是32及40支纱线,气流纺产品主要是21支和16支纱,目前来看,环锭纺订单不错,产品无库 存,气流纺有一些。使用的原料均是国储棉,电费在0.28-0.33元/千瓦时,但企业表示省电价而不省电量。原料库存维持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我们又实地考察了第七师130团的棉田,棉花长势非常好,每株棉花上的棉桃基本在11-14个左右,最少的也有7-8个,而且顶桃非常饱满,有零星的底桃开始吐絮,照此来看,棉花丰产在望。

  通过这两天调研发现,若后期不出现极端天气,全疆的棉花产量将超去年,质量也好于预期,纺织企业吃了定心丸,采购并不急于做出决定,依据后市走向再定。从产能上都有扩张的意愿,也有延伸产业链的想法,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  
阅读数量(5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