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阿迪之后 耐克也把高尔夫甩了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在高尔夫领域布局沉淀近20年,无奈行业下行和自身短板让体育界两大运动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以下简称“阿迪”)如今都选择对高尔夫业务有选择地放弃,或许对它们而言这是明智的选择。
  惨遭抛弃
  里约奥运会上,高尔夫项目时隔112年重返奥运大家庭,让很多人兴奋不已。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运动巨头耐克和阿迪纷纷选择出售旗下高尔夫板块的部分业务。就是在奥运会开幕前几天,耐克宣布将退出高尔夫球具市场,停止生产高尔夫球、球杆、球包及俱乐部等的生产和运营,但会继续保留和强化高尔夫服饰和鞋类业务。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耐克高尔夫品类产品的销量连续第三年下滑,下滑幅度为6%;销售额同比下降8.2%至7.06亿美元。而公司旗下其他九个品类去年的销售额都是增长的,去除汇率影响整体增速达到12%,所以,不夸张地说,高尔夫业务似乎已经成为耐克唯一的累赘。
  无独有偶,3个月前,阿迪也宣布了出售高尔夫部门大部分资产的消息,包括TaylorMade、Adams和Ashworth,仅保留高尔夫球服和球鞋业务。
  2015财年,高尔夫业务给阿迪造成了近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的亏损。今年5月宣布撤出之前,高尔夫业务8个季度中7个季度销售业绩下滑。
  别看如今说放弃就放弃,但在高尔夫领域耐克和阿迪布局的时间都将近20年了。耐克是早在1984年开始生产相关,2002年推出球具;阿迪则在1997年、2008年和2012年将三个高尔夫品牌收入囊中。
  20年的积淀也抵不过业绩表现不佳、对公司贡献低甚至拖后腿的残酷现实,于是落得个被抛弃的命运。
  行业下行
  必须承认,在高尔夫行业整体陷入下行的背景下,耐克和阿迪也没能免受其害。
  在高尔夫运动最大的市场美国,2000年处于巅峰时期的TigerWoods将高尔夫运动带入了高潮,当年美国打高尔夫的人数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
  但那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行。
  “兴盛了一段时间,后来打得少了,我们也开始尝试马球、马术甚至斯诺克等其他运动。”年近60岁的美籍华人王伟民(化名)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而年轻人对这项运动也并不感冒,王伟民介绍,高尔夫规则很多,上手也不容易,而且打一场非常耗时间,所以这种运动对年轻人基本没什么吸引力,更何况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消费得起。
  虽然是曾经的粉丝,但他毫不避讳对高尔夫行业唱衰,“我们这帮老人再打得少了,基本就没戏了,说实话已经衰落很多年了。”
  高尔夫咨询公司Pellucid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打高尔夫球的人数为2300万,比2002年高峰时期的人数减少了24%。来自NationalGolf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共有157家高尔夫球场倒闭,新开球场仅为14家,当年是美国高尔夫球场的倒闭数量连续第八年超过开设数量。
  而在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也非常有限。
  以中国为例,《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度)》显示,在国家政策、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下,2015年全国有108家高尔夫设施都未能营业,其中更有11家高尔夫设施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停业。
  所以,在最主要市场和新兴市场都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全球的高尔夫经济都陷入了低迷。


1  
阅读数量(13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