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企业需谨慎:一股"洪荒之力" 将继续逼跌棉纱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3日
上周,棉花价格下调至14500元/吨的水平已经维持的一小段时间,随着抛储延期的政策公布和实施,棉纺织企业虽已不担心无米下锅,但众多的棉纺织企业对于拍储棉的质量都不太满意,面对客户高要求的订单,用现有的拍储棉并无法实现,只有增加成本用澳棉或加部分长绒棉来完成,可是成本的增加必定报价会增加,下游客户接受起来又相当困难。
虽然淡季时期的产销率下滑不大,但是机台上的订单品种并不充足,似乎时时都在为后续订单发愁,而且淡季时期的毛利率下滑较多,旺季时期的差异化订单较多,加工费水平较高;淡季时期,差异化订单逐渐减少,机台空余又不能停机,只能接一些大路常规品种,这样的品种下游客户压价较狠,留给生产厂家的加工费水平相当低,短期内大路品种的毛利率甚至是负数。即使这样,个别厂家机台仍不能满负荷运转,针对订单品种的缺乏,只能暂时做一些大路的备货品种,但是面对棉价的不太稳定风险问题,一般厂家选择备货品种是涤棉等混纺纱线。
无独有偶,自8月9日开始,笔者就陆续听到一些纺织厂向下调整报价的消息。比如,山东滨州某企业主要生产气流纺10S、12S,目前报价分别为13100元/吨、13500元/吨,均较上周五下跌200元/吨;精梳21S、32S以及40S,目前价格分别为23000元/吨、24000元/吨、24900元/吨,价格虽然变化不大,但该厂打算在下周一将价格分别下调200元/吨左右。
一时间,棉纱走向问题成为当前比较热点的问题,引起市场各界的关注,那么,棉纱近期将如何走向?
笔者认为,近期棉纱利空力量较大,棉纱易跌难涨。
原因:
第一,5-7月份,棉花疯涨,棉纱跟涨,但根基不稳。据了解,今年棉纱上涨是从7月初展开的,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涨幅不一,多数上涨2000-3000元/吨。不过,细分析,此次棉纱上涨完全托了棉花的福。数据显示,正5月3日国储棉轮出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从13000元/吨(3128级)涨至近16000元/吨,上涨近3000元/吨。显然,棉纱的上涨前期跟不上棉花的步伐,后期基本同步。因此,笔者认为,在棉花暴涨的过程中,棉纱才不情不愿地上涨,根基显然不牢。
第二,ICE期棉大幅下跌。10日一大早,隔夜ICE期货突然跌停的消息又一次让市场绷紧神经。上午9点,ICE国内交易时段刚开盘,外盘便跳空低开,12月合约大有直奔70美分支撑位扩板跌停之势。经过一连串的下跌之后,ICE期货技术图形已遭到严重破坏。一夜之间,ICE便低下了那颗高昂的头颅,从78美分到70美分,竟也是分分钟钟的事。
第三,郑棉期货大幅下跌。近期,郑棉期货走势不稳,明显以下跌为主。昨日,郑棉主力1701合约报收14745元/吨,跌70元/吨。甚至有悲观人士认为,郑棉或跌至14000元/吨的低点。
第四,轮出延期,棉花下跌已是必然,国储棉轮出成交量减价降。数据显示,8月10日储备棉轮出资源30053.5022吨,实际成交20628.172吨,成交率68.64%,成交均价13846元/吨。当日最高价14900元/吨,最低价13000元/吨。这与8月份以前的成交率及价格相比都有明显下降。
第五,整个现货市场风声鹤唳。11日,一位河北吴桥的棉商介绍说,现在不管是轧花厂还是棉商大都有出货打算,个别棉商甚至将棉价下调200-300元/吨销售。“不少人认为,现在棉花卖不掉,待到新棉花下来,就真砸手里了。”该棉商表示。
最后,港口保税区外纱冲击较大。近期,港口外纱出现价涨量增局面,尤其是印度纱、越南纱、印尼纱,不仅价格上涨较快,成交量也较大。据贸易商反馈,眼下中国主港外纱库存应在7-7.5万吨之间,不少中国用户积极订购外纱,给国产棉纱形成较大冲击。
编后语
由于上周内外盘均价双双下跌,特别是外盘价格跌幅较大,本周抛储底价将迎来“三连跌”,或跌破14000元/吨关口。根据《关于国家储备棉轮换有关安排的公告》(2016年第9号)内对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计算公式,储备棉轮出第十七周(8月22 -26日一周)轮出销售底价为13927元/吨(标准级价格),较第十六周(8月15-19日一周)14389元/吨的价格大幅下调462元/吨。
正如一位市场人士所言,各种力量综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洪荒之力,将继续逼跌棉纱。


1  
阅读数量(8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