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布局“一带一路”、百年纺企利润翻倍,纺纱“巨无霸”利泰纺织一步一步走的很稳!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5日

成立于1905年的利泰纺织厂,百余年来几经沉浮,成为目前江苏仅有的两个百年纺织厂之一。太仓利泰建于1905年,是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前驱。



1905年,由太仓富绅创立“济泰纺纱厂”,于1926年更名“利泰”,并推出“醒狮”牌纱线,一时享誉大江南北。在抗日战争的动乱岁月里,利泰历经数次工人运动和飞机的轰炸,濒临破产!1949年,沙溪解放,利泰重获新生!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纺织业带来了重创,百年利泰也处在风暴中心。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行业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受到东南亚纺织业的冲击,利泰等一批纺织企业效益下滑,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布局“一带一路”,百年纺企利润翻倍


2015年,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于110年诞辰之际,利泰纺织厂启动了丝路项目,成立利泰丝路投资公司,掘金“一带一路”,迈向国际化。

2015年4月28日,利泰“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在新疆库尔勒落地,总规模600万纱锭,总投资约160亿元。其中,首期项目投产后,二期100万锭项目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7年、2018年还将分别再投200万锭。


2015年6月28日,总规划200万纱锭的利泰生产基地在新疆奎屯落地,首期100万锭纺纱及200万锭筒子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2015年7月28日,利泰走出国门,在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卡尔希市,总规划48万纱锭的生产项目落地,8月15日,第一期12万纱锭项目开建,预计2016年9月竣工,年内投产,一期工程的启动是利泰纺织迈向国际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围绕这三个丝路项目,利泰纺织已在国内设立8个办事处,在西亚和欧洲、南美、东南亚、日、韩建立合作代理,并高频率参加国内外大型专业纱线展,进行市场推广与宣传,与全球41家一线终端品牌商达成合作意向。


“丝路项目是利泰纺织转型升级迈出的重要一步。”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祥华介绍,丝路项目将会采用“绿色、智能、定制、共赢、循环”的全新商业模式。新的生产基地将整合全球的优质纤维资源,推广有机棉、BCI 棉和天然彩棉,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打造绿色、循环的新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


斥巨资购一流设备 万锭用工仅需8人


据了解,在已经投产的库尔勒生产基地,利泰纺织装备了国际一流的纺机设备,价格是利泰现有设备的五六倍。同样是1万纱锭产能,太仓沙溪的生产车间装备的设备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库尔勒生产基地的设备成本要达到五六千万元。


虽然前期投入高,但采用新设备后,利泰纺织的劳动力成本得以大大降低。目前在沙溪的生产车间里,纺部每万锭需要72名员工,而库尔勒的生产基地采用了新设备,每万锭仅需要8名员工。


去年,利泰年产值12亿元,但利润率不足5%。得益于丝路项目投产,今年,利泰纺织预计可实现销售34亿元,净利润超3亿元。到2018年,利泰丝路项目将达到700万锭规模,预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净利润率约10%。


2017-2018年,利泰将分别再投200万锭。至2018年,利泰丝路项目将达到700万锭规模,预计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净利润率约10%。


2018年,太仓利泰将建成利泰集团总部,在完善总部功能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这里将建造博物馆,全面展示利泰纺织业历史及演变进程的文化展示中心。同时将建设创意工场,成为全国纱线、面料、服装等相关纺织产品的创客孵化基地。另外,这里还将建成一家产能5万锭、万锭用工4人的示范性智能工厂。


利泰计划从2015年开始,用四年左右时间完成新业态的打造并完成上市。政策优势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为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政策不可持续,因此,利泰将借助与卓郎纺机的协同优势,结合自身市场、营销优势、运营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打造符合“绿色、智能、定制、共赢、循环”的全新商业模式,引领和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1  
阅读数量(9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