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高档纱“零库存”、订单排到10月份....曾困难重重的福建尤溪纺织业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7日

受棉价大幅波动影响,2016年的纺织行业可以用倍受煎熬来形容,然而,在福建尤溪却是另外一翻景象:顺源纺织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生产的高档纱线实现“零库存”,生产高档天然纤维纱线的在隆源纺织,同样的订单排到了10月份….



已投产的8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用电量迅速增加,生产的高档纱线实现“零库存”……落户尤溪经济开发区的顺源纺织有限公司,是多年来尤溪纺织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带来的一个惊喜。


“我们引进世界先进的自动络筒机等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十分稳定,凸显了高档纱的产品优势。”顺源公司副总经理李祖华说,公司总规模40万锭,目前已投产24万锭,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广东等地,今年1-7月产值达3亿多元。


纺织业是山区县尤溪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尤溪县出台“政策套餐”等,引导纺织产业改造升级,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一边鼓励老纺织企业抓紧技改,主动削减低端产能,向中、高端产能提升,一边从“建链、补链、延链”入手,千方百计从温州、长乐等地引进高端纺织新项目,大手笔描绘纺织产业新画卷。


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尤溪纺织业的问题重重


前几年我国的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将作为纺织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生动力。但作为轻工业老大的纺织行业,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行业企业皆纷纷受到严重打击,在各地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1市场疲软


受到革制品出口下降、全社会革基布产能增长的影响,市场供大于求。特别是机织革基布,销售尤为不畅。尤溪县大部分纺织企业,特别是单纯生产0.5等常规革基布的织造企业,产成品压库严重,应收款回收困难,工业两金占用剧增,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2产品结构不优、质量不高


尤溪县以档次较低的机织革基布为主,大多数纺织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产品雷同,市场趋同。当前市场不景气,竞争激烈,助推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价格要求低。由于尤溪县革基布产品质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因此有一部分市场份额被外县企业挤占,市场占有率下降。


3用工成本上升,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近年来,新建设投产的纺织企业多,新增用工量大,特别是熟练工更为紧缺。一方面企业之间抢挖熟练工现象突出,相互提高工价,助推了用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加上劳动力价格上涨、财务成本增加等,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已经没有利润空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4行业经济运行水平还较低


尤溪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有103家,纺织经济总量及主要指标与其他地区的相比还有差距。在纺织业产能快速扩展中,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失衡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随着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产能过剩带来的原料资源的约束也在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5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大量低效能、高消耗的设备还未能全面更新改造。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用于技术创新和得到政府等部门资助开发的资金较少,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基地的产品研发、机构设置等不能适应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另外,民营企业以地方性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还占主导地位,在提高现代化管理、务求长远发展、吸引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方面存在负面作用;纺织业劳动力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招工十分困难,人员素质提高和劳动力紧张也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问题一直都在:尤溪纺织大力变革获新生


1987年9月,尤溪县创办了第一家纺织服装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初,坂面、西滨、西城等乡镇先后创办一批乡镇集体所有制纺织企业,尤溪纺织产业正式起步。2003年以来,广益、中泰、格利尔印染等一批纺织企业先后入驻尤溪经济开发区埔头园、城西园,尤溪纺织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尤溪县被授予福建省首个“中国革基布名城”称号。但随之而来的经济下行等因素却让不少纺织企业陷入困境。为此,尤溪县开启了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谋变之路。


开展纺织产业顶层设计。尤溪县聘请专家编制《尤溪县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调整方向、保障措施等。眼下,又着手编制纺织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已完成初稿。


2013年以来,尤溪县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信用担保、降低税费、鼓励创新、企业用工、优化服务等方面,引导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等。2014年,尤溪县被列为福建省纺织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尤溪县十分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等对接合作,推进尤溪纺织与泉州纺织基地进行产业链对接,参加上海国际纺机展,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等。2015年6月,隆源纺织与姚穆院士建立合作,成立三明市首个纺织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此外,还聘请省纤维检验局、省纺织研究所等专家,到尤溪开展技术讲座等,增强企业对国内外纺织新技术、发展新方向的认识。2016年,尤溪列入市级千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重点项目70项,其中纺织项目12项,列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项,其中纺织企业6项。


“筑好巢”引来“金凤凰”。尤溪县从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入手,把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规划相衔接,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转移集聚,引入高端纺织项目等,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城南园等成为了纺织产业快速集聚的重要平台,并加快了纺织产业链的延伸。以城西园为主的“纺纱——织布——染整——制革”革基布产业链继续做强,进一步打响“中国革基布名城”区域品牌。在城南园,着力打造“聚合——锦纶——经编花边织物——印染加工——高档面料——服装”轻纺高新产业链条。目前,尤溪经济开发区入驻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4家,约占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一半。


“龙头”带动优势突出:尤溪纺织逆势上扬


落户于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的正泉布业有限公司,是尤溪传统纺织企业技改提升的一个典型。“我们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原来公司用剑杆机生产合成革底布,后来发现革基布市场严重产能过剩,如果不创新变革,企业经营会越来越难,甚至面临淘汰危险。”董事长许绍钲介绍,企业投入资金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从剑杆机到纬编单面机和双面机,再到国内先进的高脚大圆机,经历多次技改,实现了粗纱、细纱、络筒工序一体化和电脑控制的智能化,和原来相比产能提高了20多倍。


许绍钲说:“企业的产品一定要不断创新,紧跟市场的脚步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站住脚跟。”如今,公司生产的高端革基布是浙江一家大公司的指定用布。


在福建隆源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从清花、梳棉、并条,到粗纱、细纱、络筒,各个工序生产井然有序。这是尤溪引进的高端纺织项目之一。公司总投资18亿元,以生产民用高支纱为主,建设总规模60万锭,目前一期26.5万锭,已基本达产。


“公司订单已排到10月份,生产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目前市场出现了复苏回暖迹象,产品供不应求,整个公司正平稳向上发展。”隆源公司法人代表郑永清介绍,产品及产品质量优势是核心,公司引进了国内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各个工序的设备都是最好的,目前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如,自动络筒机全部从意大利萨维奥、德国赐来福进口,并条机来自瑞士利达,紧密赛络纺来自印度朗维等。车间生产等还有严格的操作程序,以确保产品品质。公司产品实现了“零库存”,1-7月产值近5亿元。


而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尤溪?郑永清说,是县里支持发展的资金、用地、用电、全程跟踪服务等政策“套餐”吸引了他,而且尤溪地处闽中,有交通区位优势,能更好地引进人才、减少运输成本等,发展环境不错。


【美丽的尤溪县】


作为纺纱龙头企业,隆源纺织生产的是高端产品,可带动高端产业用布、服装面料以及本地织造企业配套发展,对延伸尤溪纺织产业链起到极强带动作用。


多年来持续走转型升级之路,尤溪本地传统纺织企业做大做强,又引入了隆源、顺源等“大块头”高端纺织企业,带动了尤溪县域纺织全行业转型跨越。


据了解,上半年,全县8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87.76亿元,比增11.2%;纺织企业用电量24974万千瓦时,比增21%,其中顺源、隆源、德为、鑫森四大高端纺织企业,新增用电量5046万千瓦时;顺源、隆源、格利尔、洋益等26家纺织企业产值超过亿元。



1  
阅读数量(1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