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纺织行业大环境与2005/15年新型设备增长情况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9日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受邀参加“2016棉纺创新技术(新疆)研讨会”,下面将朱北娜会长的发言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面对环境


棉纺织行业大环境方面处在国家经济转型、产业技改升级加速优化时期发展趋势向好,另一方面是需要应对着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人才供给面临挑战、管理方式与经营思想亟待提升等问题,但企业家对未来的发展仍有较强的信心。


棉纺织行业在原料方面受供求错位、价格波动过大、非棉纤维替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棉花消费持续下降,化纤以其产量大、供应充足、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占比越来越大。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先进装备武装不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性不够等技术瓶颈等问题。


逐梦之路


从原料上看


今年的棉花抛储正值去库存的大环境下,国家政策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了各方的需求,期间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控,导致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未能传导到下游行业,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完全由纺织企业来背负。从中棉行协跟踪的企业测算的景气指数看2016年1-7月全部低于50,整个市场不瘟不火,跟踪数据显示7月企业纱布产量环比分别为-3.71%和-0.11%,但是1-7月累计同比增长1.19%和0.31%;销售环比为1.92%和10.08%;库存环比为-6.59%和-8.94%,去库存效果明显。受新疆为主的中西部投资增长拉动,1-7月棉纺纱加工领域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0.18%,棉纺织加工领域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58%。


从技术发展看


经过多年行业的共同努力,行业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首先是设备进步上台阶,新设备及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再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行业用工水平也在大

幅改善。环锭纺万锭用工从2005年的190人下降到2015年的60人,无梭织机百台用工从2005年的180人降低到2015年的105人。


2005年-2015年新型设备增长情况


其次是新产品新工艺开辟新市场,由于各类新纤维与新技术的逐步推广,新型纱线的产量迅速提升,紧密纺纱线的产量从2005年的2.5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242万吨,新型纤维纱线的产量从2005年的30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15万吨。


第三是在科技方面行业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优秀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作为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已经开始充当技术的领创者。


第四是两化融合方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阶段发展,部分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与在线监控系统都有较好的实际应用。


第五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十二五”期间纱布综合能耗下降了4.7%-4.9%,其中吨纱与万米布综合能耗分别比“十一五”下降了4.7%和4.9%。在排放方面,废水排放年均降低0.8%,染纱废水排放量年均下降12.14%。


第六是产能分布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东、中、西部的年均投资增长为9.92%、16.23%和22.53%,产业布局更具有竞争力,2015年行业百强企业产能占整个行业的37.5%比2010年增加3.4个百分点。


产业的未来


在原料方面


应加快推动进一步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棉花市场调控机制,推进棉花体制改革,不遗余力提高棉花质量;推进功能化、差别化纤维的应用研发,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及产品的绿色生产。


在生产技术方面


力求通过全流程装备的机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效地建立起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应用体系。加快推广先进的“2020五化”(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建设及工艺创新应用,建立一批清梳联、精梳条并卷、细纱长车自动落纱、粗细络联自动包装等全自动化的示范线,万锭[标准产品(32英支纱)]用人平均达到25人以下。


产品主要从外观方面,功能性方面,舒适性方面进行创新。未来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喷气涡流纺纱线生产技术;在线自动监控检测技术;废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智能化纺纱技术;新型纱布生产加工技术;智能化高速织造技术;节能环保上浆及浆料制造新技术;全自动筒子染纱技术。


坚持不懈、追逐梦想


以建设棉纺织强国,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市场需求的经济规律,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附加值、提质增效、优化布局、打造自主品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棉纺织强国的梦想。从以下四方面打造棉纺织强国:


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动棉花体制改革;提高非棉使用的比例。


加快技术进步:企业提高研发技改经费的投入,包括关键技术、关键装备、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机采棉的配套技术等。


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研发新产品,加强新型原料与新型棉纺织技术相结合,以国际视野,设计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全球竞争,打造全球品牌。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适应互联网+纺织的人才,应对企业家换代大潮。



1  
阅读数量(97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