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意大利600多名华工暴乱!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纺织业让意大利感到不安和威胁?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3日

最近有新闻消息爆出,7月底的意大利普拉托地区爆发了一场华工动乱。600多名中国非法移民工人拿着“This is China,Not Italy”(这里是中国,不是意大利)的横幅表示抗议,反抗者和意大利武装部分的矛盾逐渐升级,最后警方还动用了催泪瓦斯以恢复当地秩序。而爆发动乱的大部分华工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纺织工人。


意大利最大的华人社区


据了解,反抗的工人大多是30年前从中国涌入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然后再到普拉托、佛罗伦萨,如今的普拉托拥有意大利境内最大的华人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华人将近2.5万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将近15%。他们中多数人在当地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工作,在鼎盛时期,一个工厂可以雇佣4000名工人,足以支撑起一个富足的社区。普拉托也因此成为意大利主要的纺织和服装加工中心之一。


很快,这些新移民开始成立他们自己的纺织服装公司,并且以更便宜的价格向市场提供相同的服务。意大利政府担心”便宜“意味着他们正在破坏健康的雇佣关系和安全法,或有逃税行为。然而意大利的采购商们对此视而不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花费时间精力跑去中国和印度。



这些中国社区在意大利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中生存了下来并逐渐成长。英国《卫报》也曾在7月份报道,它们几乎形成了佛罗伦萨周围最大的中国城。城里的居民从早期只是单纯的做工,到后来开始向中国出口贴着“Made in Italy”标签的商品,有皮具、箱包和衣物等,曾在2006年到2010年期间,还面临过价值高达38亿欧元的走私指控。


移民、当地企业和政府,这三个利益相关方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和解。政府为了维稳想要关闭工厂,但却在无形间剥夺移民就业,移民的人身安全和平等权利不能得到保障,而企业则为了利益选择对供应链中的道德困境视而不见。


经济矛盾甚于文化冲突


随着进入意大利华人数量的增加,华人社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一方面进入意大利的华人存在身份问题以及面临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华人在意大利经济近年来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都是引发华人社区与意大利社会矛盾的原因。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冲突。以普拉托为例,华人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意大利纺织企业长久以来的运营模式,将全球化的竞争带进了衰退的意大利市场。


近年来,意大利经济踟蹰不前,普拉托的意大利企业中有将近十分之一倒闭,10%的劳动力丢掉了工作。而华人企业却越做越大,在普拉托工业区,有许多华人开办的工厂和仓库。出于中国人固有的观念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这些华人工厂几乎只雇用华人劳动力。18岁的小陈就在当地一家华人制衣厂工作,他说他的父母、叔叔婶婶还有姐姐都在当地打工。小陈还自豪地说,他们工作都非常努力,有时候还会通宵达旦地加班。


然而,让小陈引以为豪的吃苦耐劳却令当地意大利人无法理解。另外,华人劳动力的廉价也让意大利竞争企业吃不消。据悉,中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大概为2欧元,这样一来,生产20件服装的成本只需150欧元,便宜的价格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的买家,华人企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买走意大利纺织企业


普拉托市市长马可·罗马尼奥利表示:“华人社区如此强大,而且非常团结,外人很难进入其中。此外,我们两种文化也相差甚远。许多意大利人都因为经济原因责备他们。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正在买走我们大部分的纺织企业。”


专门研究在意华人生存状况的专家达妮埃莱·科洛尼亚在解释为何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趋紧时说:“在意大利的华人越来越多,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工厂和商店,他们希望能取得成功,赚取更多的钱。随着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华人也从中受益。但是,所有这些却让意大利人感到了威胁。”


寻求平衡之道


事实上,一些中国商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在积极寻找平衡之道。


普拉托的一位华商开始同时雇用意大利工人和中国工人,更重要的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提高产品质量上。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遵守当地政府的各项法规政策。这一模式眼下正在逐渐得到推广。据悉,意大利经济的复苏也给当地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去年纺织和服装行业的销售上涨了3%,订单数量也上涨了31%。


国际贸易中心道德时尚协会的创始人Simone Cipriani对目前这种敌对关系同样表示忧虑,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在重复这场90年代的剧情,每六个月,欧洲就将接受一批中东难民,他们在未来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社区。严重时,这会上升到更高的国家政治层面。据《卫报》的消息,中国政府就针对这场暴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国要求意大利能”文明执法“,香港还建议中国人能在意大利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使用守法和理性的方式。


目前,双方的矛盾似乎有所缓和,但BBC最后指出,意大利的纺织业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拥抱中国,不管是调整结构、创新还是减小规模或是外包,但必须要坚持的是“意大利制造”的优异质量和精湛技术。



1  
阅读数量(2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