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收储价支撑 预计春节前棉花价格稳定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1日

 27日考察地点:山东德州

  德州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德州棉业协会副秘书长介绍了德州产区的总体情况,分析了纺织企业面临的难题,并结合国外国内的供需情况,对2011年度棉花的产销形势作出预测。

  德州市是传统的产棉区,常年植棉面积200–300万亩,近几年有所下降,维持在150-160万亩。目前德州市有棉花加工企业160家左右,其中400吨型企业80家,200型24家。截至7月底,2010年度参加公检的企业有61家,公检量6.72万吨,占全省的29.6%。

  德州市棉纺织业发达,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15家,从业人员9.9万人,其中棉纺企业247家,从业人员6.6万人。全市纺纱能力500万锭(其中夏津县140多家,纺纱能力200万锭),产能为全省的1/7、全国的1/20。全市年用棉量45万吨左右,而2010年度棉花产量仅12万吨左右,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原棉需要大量从新疆等外省区及国外购进。

  纺织企业面临困难

  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介绍说,去年是纺织企业近十年来日子最好过的一年。今年3月初以来,随着棉价大幅下滑,棉纱价格也大幅跟跌,纺织企业经营非常困难。5-7月份当地中小型棉纺织企业中,80%左右停产、限产,其困难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造成的影响。8月底以来,随着棉价企稳回升,棉纱销售有所好转,停产企业陆续复工,但仍处在微亏状态。部分纱厂复工后,即使提高了工资都很难招到工人,整体开工率只有60-70%。

  目前纺织企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德州市中小型纺织企业用工多为农民临时工,工人月工资前年1200元、去年1500元目前1900元左右,即使涨了工资招工也很困难。

  二是融资困难,资金紧张。去年以来央行连续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也“差钱”,贷款利息逐步上涨,中小纺企贷款融资越来越困难。不少企业只能从民间及其他渠道高息借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是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导致出口困难。多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以低成本优势占领国外市场,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去年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相当于不断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波动、贷款利率上调等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了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业以往劳动力成本低廉、原材料价格和环保成本偏低等优势已不复存在,外单开始向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转移。

  预计今后几年内,我国纺织品出口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步消失,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业将逐步兴起,我国纺织业产能将结束十几年的快速增长期,进入稳定期,几年后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产品档次有所提高,低档次产品将被淘汰,中低档产品将向东南亚一些低成本国家转移。

  预计春节前棉价以稳定为主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