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做好2011年度棉花工作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棉花市场稳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今年也是新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的任务很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落实临时收储政策,维护收购加工秩序,加强棉花市场调控,稳定棉花市场和价格,确保在丰收之年棉农利益和种棉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棉花产业和纺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工作已于9月8日启动。由于目前棉花收购加工尚未形成批量,暂无成交,但收储政策托市的效果显现,市场信心增强,棉价稳步回升,9月下旬后已高出收储价。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新棉大量上市后收储工作顺利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稳定市场预期,有关部门、单位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各种渠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和实施办法,重点宣传敞开收储、皮棉收储价与籽棉收购价挂钩等措施,使广大棉农家喻户晓,涉棉企业增强政策意识,社会各界有效监督。要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新疆等地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加强双语政策宣传。为贴合棉农了解市场信息的习惯,所有交储企业必须在厂区门口显著位置张贴政策宣传告示和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籽棉收购参考价,并按对应的参考价挂牌收购。二是严格执行皮棉收储价和籽棉收购参考价挂钩的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中储棉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临时收储预案执行责任主体,要认真查验交储企业收购单据,凡籽棉实际收购价低于收购参考价的,不予入储;棉花协会、棉纺协会等行业组织要配合实施舆论监督,将不执行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交储企业列入行业黑名单;有关部门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交储企业收购价格和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中棉集团等大型骨干棉花企业要利用加工点多、面广的优势,带头挂牌收购,积极发挥示范和引导市场的作用。三是安排好收储库点。中储棉公司要继续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企业就近交储、有利于棉花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调运”的原则,加紧做好后续库点的安排准备工作,根据交储量增加的需要,及时公布新的收储库点,方便农民交售和企业交储。四是抓好收储资金供应、交易、入库和结算等工作。农业发展银行要做好资金测算,及时安排信贷计划,确保临时收储资金及时、足额、有序供应。中储棉公司、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发展银行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要进一步加强配合,提高效率,加快储备棉检验、入库和结算进度,减少交储企业利息成本,方便其回笼资金后继续投入收购。
(二)抓好棉花市场购销相关工作。产棉区政府要加大新棉购销工作组织和指导的力度,客观宣传我国棉花产销形势,引导棉农及时采摘新棉,合理把握交售时机,指导棉花企业积极有序收购籽棉,均衡加工销售,通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不囤积棉花赌后市。大型棉花流通企业和用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影响力,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中国棉花协会和棉纺织行业协会要继续加强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总行确定的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原则,做好新棉收购资金管理工作,做到及时、足额、平稳、有序供应。产棉区地方政府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形势,找出可能出现的空白点,提早协调有关金融机构为新棉收购提供金融服务,切实防止辖区内出现企业收购籽棉对农民“打白条”现象。
(三)强化市场和质量监管。产棉区地方政府要严把棉花市场主体准入关,组织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棉花收购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行为和压级压价收购棉花的坑农害农行为,坚决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非法加工设备,规范棉花现货市场交易,维护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质监部门要依法加强棉花质量的检查,加强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打击棉花掺杂使假等质量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期货交易规则,严厉打击过度投机炒作行为。棉花协会要引导在棉花采摘收购加工环节避免混等混级,加强排除异性纤维工作,提高棉花质量。行业协会要引导推广使用棉包塑钢打包带,研究建立棉包塑钢打包机、打包带生产准入制度,确保棉花打包质量。新疆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强棉花铁路运输防治火灾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一是组织协调好棉花进口。待棉花生产、消费形势进一步明朗后,有关部门将抓紧研究2012年棉花进口总量计划,适时、适量发放进口配额,满足纺织需要。各地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宣传培训,推广使用棉花协会标准进口合同,引导企业合理把握进口时机,提高国际贸易操作水平。二是加强新疆棉花运销协调。今年新疆棉增产,预计调运数量高于上年,运输压力加大。有关部门要继续执行好出疆棉花铁路运输补贴政策,新疆自治区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引导新疆棉花企业收购加工后抓紧销售和向内地均衡移库运输。铁路等有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好新疆棉外运,增加棉花出疆运力,满足销售和移库需要。三是做好储备调控预案。新年度棉花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需仍存在一定缺口,如后期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纺织用棉需求恢复,棉价仍存在波动的可能。一旦市场需要,国家将及时投放储备保障供应。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改进产需统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密切监测分析市场形势,做好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规范信息发布,提高棉花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
(五)继续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各地区要继续做好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的收尾工作,并根据棉花生产区域的变化,动态调整完善棉花加工业布局,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产棉区地方政府要继续按照“积极引导、扶大限小、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引导小包型棉花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有序退出市场。纤检机构要妥善组织好大包型棉花特别是交储棉花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改善检验服务,努力提高送检率。要加紧修订棉花质量标准,尽早实现仪器化检验取代感官检验,促进机采棉检验科学和质量提高。中国纤维检验局要配合有关行业组织加快棉花仪器化检验结果在纺纱配棉上的应用推广,引导纺织企业积极采购大包型棉花。棉花协会要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大包型棉花进入专业仓储办法,并建立与质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国内棉花贸易规则。
(六)扶持发展棉花生产。要切实加大国家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强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扩大优势区域棉花种植面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增加棉花种植面积。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良种繁育和推广,继续大力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快推广棉花生产保险,增强防范风险能力。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新形势,研发推广棉花移栽、采收机械及配套品种和技术,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稳定棉花生产,我们将根据今年执行情况进一步总结完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明年春播前继续提早公布下年度临时收储价格。
在做好棉花购销和生产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引导纺织行业转变增长方式,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加强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志们,2011年度棉花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各部门、各地政府特别是棉花主产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棉花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同配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并完善棉花调控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测分析,跟踪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解决临时收储、市场运行中的问题,适时组织巡查,指导和督促地方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产棉区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棉花工作会商机制,及时掌握当地市场购销情况和动态,加强对交储企业收购籽棉情况的监督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配合收储的工作,组织好棉花购销调运、资金供应和市场监管。产棉区发展改革委要切实承担起牵头协调组织工作,及时解决棉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重大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完成好2011棉花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