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亚麻业绝地反击
    典型事件:9月7日,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将本年度最大的活动——国际麻纺高峰论坛暨国际麻纺织精品展示会放在哈尔滨举办,并且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的支持。在来自世界各地的麻纺代表团聚集在哈尔滨共商世界麻纺产业发展大计之时,黑龙江亚麻(也称“龙麻”)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企业、行业各界人士的重视。中国麻纺协会会长许吉祥想“拉老基地一把”,黑龙江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龙麻产业的发展,希望龙江亚麻能够实现绝地反击。
    记者点评:哈尔滨亚麻厂破产重组是龙麻产业衰落的主要标志。龙江亚麻衰落的势头却是早已有之。龙江亚麻衰落是与国内亚麻原料种植业的衰落是同步的。振兴龙江亚麻,首先要振兴亚麻种植业。龙江亚麻种植业的振兴不仅对于黑龙江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中国的亚麻行业也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当我们的亚麻原料产量提高到不依赖进口的时候,我们将会得到亚麻原料价格的话语权。  
    ●丹东柞蚕业期待振兴
    典型事件:年初,在中国纺织报社组织的纺织老干部座谈会上,原中国丝绸工业公司总经理孙燕谋谈到自己曾经在辽宁丹东从事过柞蚕丝绸方面的工作。对于柞蚕丝绸的衰落,他感到非常惋惜。历史上,丹东是全国最大的柞蚕放养区,是全国著名的柞蚕丝绸之城。孙燕谋认为,丹东不能因为体制转换而失去这项桂冠,更不能拱手让出这个宝座。
    记者点评:孙老对于丹东柞蚕丝绸产业的振兴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实施方法,但遗憾的是辽宁丹东政府层面对此响应的力度并不大。来自辽宁经贸委的消息表明,他们非常关注柞蚕行业,也希望柞蚕行业能够实现振兴。与其他行业如房地产行业比起来,柞蚕行业确实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行业。这或许是行业人士呼吁多年,政府层面多表示口头支持,甚少见诸实际行动的原因吧。    
    发展
    ●优势互补
    典型事件:9月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第23届中国国际毛纺原料交易信息交流会规模创下历史之最,有500多名中外羊毛生产商和贸易商、毛纺织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120多名与会者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等羊毛生产大国。随着世界羊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作为羊毛加工大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羊毛生产大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紧密。
    记者点评:世界羊毛产业链已然形成,中国是世界羊毛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国家羊毛产业的地位。各个产业链只有实现优势互补,才能获得共赢发展。尽管中国羊毛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羊毛加工和消费能力巨大,每年仍约有一半以上的毛纺工业原料来自国外。保持市场稳定,发挥羊毛纤维天然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应该成为世界羊毛业界人士的共识。
    ●联盟
    典型事件:今年4月,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与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在湖南岳阳联合召开了“组建新型苎麻工艺技术装备项目创新联盟”的预备会议。11月,《苎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资金支持,项目研究由苎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
    记者点评:相对于纺织行业来说,苎麻行业是一个小行业。苎麻行业设备升级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行业小,机械使用量少,因此鲜有纺机制造企业关注苎麻行业的机械设备升级问题。纺机制造企业与苎麻企业组建联盟,共同开发苎麻生产机械设备,是一条实现苎麻行业设备升级的可行路径。
    ●自主品牌
    典型事件:《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强化自主品牌发展。积极推动企业终端产品开发和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打造10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记者点评:有人说,品牌是利润最丰厚的商品。因为没有特别知名的丝绸品牌,尽管我们的生丝产品全球第一,绸缎产量全球第一,而我们却没有赚得与这些“第一”相符的利润。创品牌成为很多丝绸企业的选择,也成为行业重点支持的目标。不过,品牌不仅需要资金支持和重点打造,同时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儿。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