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纺织下游产品销售乏力,致使纺织企业采购原棉的积极性低下。加之纺织企业长单少,短单多,采购大多以随用随买为主,棉纱销售也较为清淡。据中国棉花市场监测统计,去年12月国内纱、布产销率出现大幅下滑,厂家布匹库存已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准备采购原料的企业仅在6成左右。同时2012/2013年度国内棉花库存消费比仍处于回升态势,这也会令郑棉期价的反弹空间受限。
收储难以长期匹敌需求不振。从短期看,虽然国储的不限量收购行为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了现货供应压力,为郑棉期价提供了底部支撑,对于棉市回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笔者从长期角度考虑,认为后期收储对棉价的提振效应会逐步减弱,原因有三。其一,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将更加显著,国内地方财政赤字以及资产负债都将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需求不旺、投资减少以及出口不利的背景下,库存积压与财政收缩的双重压力会削弱未来国储收购力度,收购价或将下移,收购持续性也会受到质疑。其二,目前国储收购的棉花量将成为以后压制棉价上行的主要因素,即使后期需求得到改善,市场买盘也会因巨大的库存量望而却步。其三,收储属于政策行为,需求不振属于市场行为,政策行为虽能影响市场行为,但覆盖面有限,难以完全扭转。在需求持续未能转好的前提下,随着时间推移,多空力量会发生倾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收储这只“有形的手”虽能为棉价提供底部支撑,但对改善市场需求却无能为力。市场终究要靠“无形的手”来改变棉花偏弱的供需格局,化解高库存带来的严峻形势。在“无形的手”没有强大以前,需求不振的利空因素将始终存在,棉价反弹之路恐怕难以走得长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