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纺织市场棉纱成交依然平淡,但出于对三四月份刚需采购的期待以及棉花原料价格的平稳支撑,纺纱企业降价力度减弱,棉纱价格跌势放缓。3月2日,32支纯棉普梳纱报价26610元/吨,较上周下跌60元/吨;涤纶短纤报价11550元/吨,较上周下跌120元/吨。
展望后市,国际棉价维持弱势振荡。本周,欧洲央行启动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缓解银行的短期融资压力。但是,市场质疑商业银行为保障资金安全,对实体经济扩大放贷的意愿有限,加上欧洲多国开始实施财政紧缩措施,经济衰退的风险并未减退,外围商品市场仍将经受考验。基本面,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3月份报告,2012年度全球植棉面积为5.175亿亩,同比减少4%;棉花产量预计为2570万吨,同比减少5%;消费量预计为2430万吨,同比增长4%,表明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棉制品消费低迷和非棉纤维替代增强的情况下,下年度棉花资源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难改变。同时,进入3月份,南半球产棉国即将采摘,市场预期丰收在望,令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棉价有望维持弱势。
国内棉价将平稳运行。本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分项指数来看,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反弹0.2和0.6个百分点,反弹力度弱于往年;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反弹4个百分点。表明虽然春节后工业生产向开工旺季转换,但在下游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回暖、成本压力继续加大的制约下,工业企业大幅增加原材料库存的意愿谨慎。基本面,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明确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20400元/吨,较本年度提高600元/吨,上调幅度3%,符合之前的市场预期,市场心态较为平稳。由于本年度收储将在3月底结束,棉花加工企业主要精力仍在交储,国内棉价有望保持较为平衡的运行态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