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5月23日开始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而此时正值蚕宝宝“上山”前后,持续的阴雨天气使蚕室潮湿,如果蚕宝宝吃了湿叶,会对春茧的“解舒”造成影响,而“解舒”恰恰是反映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该负责人表示,从我市整体情况看,高桥、南日片的茧子质量不及乌镇、民合等地,从而造成南北茧价有所不同。
该负责人一再强调,之所以不能明确两地的收购价格,是因为一旦一方的茧价高出许多,必然会导致其他地方的蚕农前来兜售,这样一来,质量差的茧子混入质量好的,整体茧质就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吸引一些茧贩到价格偏低的地方大量收购春茧。
对于去年的高价收购,该负责人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现象。他认为,如此高的茧价,带有炒作现象,会造成制丝企业全面亏损,使价格急速下滑,最后损失的还是蚕农的利益。去年的春茧每担2000多元,而夏茧每担却只有1200元,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今年的春茧收购价格,应该说是一个合理的回归。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