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广西宜州“无用桑枝”华丽转身

来源:河池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3日

“几年前,我退伍回乡,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到柳州、福建、等地考察,还参加了农民青年创业培训班,学习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宜州市庆远镇廖哥山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覃波说。得益于学习培训,目前覃波的基地年产菌棒300万棒,年产值400万元。

借鉴外地技术,吸收消化进行创新。宜州市在实现桑枝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甘当学徒,虚心引进浙江、福建等地的先进生产设备及经验,结合实践勇于创新。如该市创新性地建造了“移动式”机组制冷技术,既降低了种菇劳动强度,又减少了菌棒损失,每年可为企业和菇农节省500多万元开支。正如韦孟娥所说的那样:“起初做食用菌那几年,数次失败,还亏损了130多万元。听说福建做这个产业有几十年的经验。就辗转拜师,请专家,常讨教,终获成功。”

创新生产销售模式,鼓励企业壮大规模。该市采取以商招商模式,引进外地企业,强强联手,合力推进桑枝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宜源、黄龙、洛西、天成等几家菌棒生产企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增加生产能力;按照“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发动农民共同参与食用菌的开发生产,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商业运作模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农户越来越多,纷纷与公司签订菌棒计划生产协议,把菌棒带回家中种植;利好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桑枝食用菌企业吃了“定心丸”,刺激了菇农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全市10000多名菇农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助推了桑枝食用菌产业铸就辉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