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广西茧丝:茧本压力明显 盘面震荡上涨创新高(7月)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四、夏季丝绸服装季节二季度出口有转机

与整体环境萧条形势的步伐基本一致,在今年一季度我国蚕丝类商品出口量价齐跌。据中国丝绸进出口商会统计,1-5月,我国累计出口蚕丝类商品6804.13吨,同比下降6.31%,平均单价37.9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1.74%。不过进入第二季度,出口情况出现转机。5月,我国蚕丝类商品单月出口1668.04吨,同比上升6.51%,环比上升34.01%。5月份出口转机主要是受夏季将临,消费预期提高。同时海外客商一季度采购量少,库存不足,5月份出现集中采购的局面。

六月底七月初蚕丝类商品的出口还出现了一些小高潮,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显示,但从七月份茧丝现货的流通状况以及工厂的生丝库存上看,行情明显是受了出口的拉动。不过,近期出口都是阶段性的集中采购,这就意味着阶段性出口萧条可能随后出现。

五、行情弹性空间大

从2010年以来,生丝曾染指过40万的高位,也曾回落至28万以下的价位。当前生丝现货价格在33万元/吨左右。盘面SS12033合约在7月底一度冲破35万价位。从价格的起伏上看,茧丝行情的弹性空间很大。具体表现两个方面:

一方面,得陇望蜀,落井下石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心态。茧丝行业是一个较小的行业,总产值不大,行情比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容易出现超跌或泡沫上涨的现象,对此我们已是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成本会影响行情,但成本不能决定行情,其他因素的影响更不能持续。市场经济万变不离其宗,供求关系才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而目前原料的供应和消费需求两方面的弹性都是非常之大。

在全球经济低迷贸易萎缩的大环境下,丝绸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那是肯定的。茧丝能否延续一枝独秀的局面?不是可否。我们要整体把握出口、内销和原料供应之间的关系。核心是供求是否平衡。内销在近年来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具体情况也不好判断。

在原料方面,上半年蚕茧收购已经尘埃落定,放长眼光我们需要关注秋茧生产。据了解,东部省区秋蚕发种量出现萎缩。不过主产区广西在夏茧价格较高的刺激下,蚕农积极性普遍较高,夏伐及时,施肥足量,近期的降雨也给桑树的前期生长奠定了基础。当然秋茧的生产还要受后期天气因素及价格因素的影响。广西阶梯养蚕方式存在的产量弹性非常之大。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