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浙江桐乡市2012年中秋蚕生产技术意见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4日

近年来,中秋蚕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及中毒损失日趋严重和蚕病及不结茧蚕发生程度加剧等多种因素,导致蚕茧产质量不稳定,蚕农生产绩效偏低,而中秋蚕是全年蚕桑生产的重心,在蚕农收益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实现中秋蚕的稳产高产,意味着将给广大蚕农带来可观收益。因此,对于如何养好今年的中秋蚕,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一、中秋蚕生产利弊因素分析

??今年的中秋蚕生产除了蚕业安全生产意识及措施得于进一步加强以外,其不利因素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茧价偏低,养蚕积极性明显下降。从去年以来,由于蚕茧价格的一路下跌,严重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从桑园施肥到领种后不养蚕的现状来看,部份蚕农对蚕桑产业已伤失了信心,在目前情况下,进行蚕业技术指导,落实有效技术措施,提高蚕茧产质量,缺乏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2.桑园肥少,中秋桑叶产质量差。虽然因夏伐后,雨水较多,气温适宜,桑树生长较正常,条长和叶片数略好于去年,但据分析,因从春期以来,桑园施肥量少,亩施肥次数仅1.2次,比往年约减少50%,桑园肥力较差,且目前正值桑树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但因桑园肥力不足而严重影响秋期桑树的正常生长,难以给秋蚕生产提供优质的桑叶。

3.高温湿闷,影响蚕儿正常生长。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中秋期,气温仍偏高,35℃以上高温湿闷天气机率较大,特别在老蚕期,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结茧蚕和蚕病的大量发生。表现在:一是由于饲养量多,老蚕期给桑跟不上;二是受高温冲击时降温措施不力,影响蚕儿正常生长;三是主要在苗区桑叶偏嫩、蚕体含水率过多等多种因素,导致蚕儿生理功能失调、体质虚弱、抵抗率下降,容易发病,产生不结茧蚕。

4.治虫频繁,家蚕中毒机率较大。今年大田防病治虫形势仍较严峻,桑园治虫也刻不容缓,由于粮、桑作物混栽,形成了稻田、桑园相间栽种的作物格局。因稻田与桑园的防病治虫交叉进行,再则遇高温、多风等异常气候,稻田防治病虫害次数多、用药量大,容易产生农药漂移污染桑园现象,同时蚕农对培桑积极性不高,治虫时间不一致,也会造成相互污染,导致桑叶带毒,造成家蚕中毒。

5.污染严重,家蚕易受废气中毒。由于工业的发展,工厂废气排放多,使之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中秋期因废气中毒的事故屡有发生,由此可推断,因秋叶叶龄较长,离排污企业较近的桑园,氟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含量相应较高,如遇中秋期高温干旱,中秋蚕废气中毒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6.病菌量增,蚕儿发病机会增多。由于多期饲养,蚕室及饲养环境的病源菌多而新鲜,分布面广,且桑园虫害发病也会直接传染给家蚕,加上桑叶因采叶用具,贮叶场所不规范等多方面因素,容易造成中秋蚕发病。

二、中秋蚕饲养主要技术要点依据以上利弊因素,要养好中秋蚕,必须坚持以提高桑叶产质量为基础;以防高温、防蚕病、防氟及防农药中毒为重点;以蚕体保健保匀、发育齐一为中心;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夺取中秋蚕丰收。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1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