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6月20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举办了“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专项实施方案座谈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联合推动 “国家生物基材料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业内观点:“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及生物降解等特性,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化学纤维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纺织化纤强国战略,对于替代石化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
编辑点评:我国从化纤大国向化纤强国迈进,离不开技术的提升,也需要化纤行业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综观化纤领域,国外许多企业已经放弃了传统纤维的生产,我国高新技术纤维落后于人,处于学习探索阶段,而只有生物基纤维是与国外共同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层面来看,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的意义不仅是实现化纤强国的途径,而更在于“可替代性”,它可以代替石油资源,可作为国家安全的储备技术,且该种类纤维可以说是集各种化纤的优良性能于一身,是当前国际市场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材料之一。
粘胶企业热议浆粕反倾销案——唇亡齿寒
新闻事件:11月6日,商务部通知,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进口浆粕产品存在倾销,自11月7日起,对进口浆粕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早在今年2月6日,商务部网站公布将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进口浆粕进行反倾销调查立案。而在同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交了《关于坚决反对对进口化学木浆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报告》。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山东游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雅美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也联名提交了《关于反对对进口溶解浆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建议》。粘胶行业与浆粕行业的利益之争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业内观点:“这个制裁对于市场有刺激作用。初裁实施后,粘胶价格上涨了1000元/吨,而缺乏下游支撑,实际成交仅上涨200元/吨~300元/吨。原料上涨势必会提高粘胶价格,但在当前的低迷形势下,粘胶行业难以传导价格成本,到最后可能要行业本身消化政策成本。”——中纤网赵丽君
编辑点评:浆粕是粘胶纤维的上游产品,粘胶和浆粕两个产业可谓是兄弟产业。都是一个绳上的蚂蚱,粘胶企业过得不好,国内浆粕企业又怎能过得好?其实,对于浆粕反倾销这件事儿,国内粘胶企业也曾抱有顺势涨价的幻想,但是残酷的市场没有带来想象的收益而是带来了致命的压力,浆粕企业也没有想到此时的救命一招到头来可能会伤到自己。
2013长丝面料新产品开发年会——提升形象
新闻事件:7月7日~8日,2013年全国化纤长丝面料新产品开发年会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中国长丝织造协会还对2013年上半年组织的长丝面料名优新产品推荐活动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进行了总结和颁奖。
业内观点:“进入‘十二五’以后,大家都认识到了只有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提升产品档次,许多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有的跟高等院校合作,有的通过流行面料参评等,提升产品档次。目前,每米价格在100元以上的化纤长丝面料屡见不鲜,每米价格在20元~30元以上的面料也较为普遍,比‘十一五’期间多数企业面料平均每米价格仅6元~8元的档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
编辑点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化纤长丝织物都被看作是低档产品,而最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的重视,化纤长丝织物的形象逐渐得到改善。特别是近两年来,长丝织物的质量和档次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织物的手感、光泽、抗静电能力、起毛起球、永久性折痕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进,面料还被大量应用在家纺、车内装饰、军品和其他产业用等领域,化纤长丝织物被看作低档产品的形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善。随着长丝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长丝织造行业的发展正在走向一个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美好时代。
2013丝绸博览会——传承变革
新闻事件:10月25日,2013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以下简称丝绸博览会)在杭州举办,2013中国国际丝绸论坛、2013丝绸流行趋势发布会、第三届“金富春杯”中华嫁衣创意大赛等精彩活动同期举办。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巴西、印度、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共同讨论了世界丝绸发展形势及今后丝绸行业的走向。
业内观点:“丝绸工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长期在世界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特色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工业稳步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引领世界丝绸业的发展,促进丝绸产品消费,繁荣全球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要把重点放在加强行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丝绸自主品牌方面,重构中国丝绸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实现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迈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
编辑点评:丝绸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人千年传承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纺织品中的“贵族”。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丝绸生产、贸易和消费格局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关于丝绸高端化还是平民化的两种观点的争辩常见于报端。2013丝绸博览专家提出,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如服装产业应该只做范思哲还是优衣库的问题一样。一个产业,既有高端品牌,也有亲民的平价品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准确定位品牌,是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的体现。“丝绸高贵论”唱得多了,也会间接抬升茧价丝价,以至于影响“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市场规律。
中国国际毛纺原料交易信息交流会——互惠互利
新闻事件:2013年9月14日~16日,第25届中国国际毛纺原料交易信息交流会召开。中国毛纺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代表与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同行就全球羊毛供需现状、羊毛进口形势等话题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业内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更加崇尚健康及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羊毛纤维的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国际羊毛贸易和信息交流越来越紧密,国际合作日益增强,中外企业十分必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更广泛的羊毛贸易合作。”
——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llan Wang
编辑点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再度变化,2012/2013年度,羊毛行业经历了需求减弱和价格的波动。2013年,羊毛价格仍处于跌宕起伏的状态,利益的驱动和价格的重挫导致国产细毛羊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下降,历经中国几代人辛勤培育和推广的细毛羊产业岌岌可危。第25届国际毛纺会议让来自海内外的业内人士清醒地认识到,决定羊毛价格走势的仍然是基本面,需求是影响羊毛价格走势的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提振需求,实现互惠互利,成为羊毛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