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停止收储政策转为向棉农直补也就顺理成章了。
棉花敞开收储转为直补,首先是撤掉了中国和世界棉花的政策性支撑,棉花价格的底部将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一个价格;其次政府对棉农直补将会降低棉农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国内棉花价格下跌,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国内棉花价格对于进口棉的高价差将会显着缩小,而纺织行业的原料成本劣势将会逐渐消失,国内纺织企业将会重新和世界纺织企业平等竞争,有利于纺织行业走出低谷;最后,国家明确不再收储后,棉农可能选择种植其他作物,减少棉花供应,这对于国内棉花去库存将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涉棉企业而言,在国家棉花调控政策大幅转向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对于棉花加工企业而言,国家不再收储,意味着棉花的销售市场将会重新与市场接轨,应加强自身库存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对于棉花进口贸易企业而言,进口配额的价格不再持续高企,随着国内外棉花价差的缩小,配额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进口棉的价格优势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应该注意对手中配额的风险管理。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则应该注意国内外价格接轨可能带来棉花和棉纱价格下跌影响,适当做好库存棉花和棉纱的套期保值。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