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供大于需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5月中旬就棉花实播面积展开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棉花实际播种面积为6324万亩,同比减少901.5万亩,降幅为12.5%,降幅较3月意向调查缩小1.7%。根据棉花信息网的数据,预计今年我国棉花产量为635万吨,而USDA预估数值为643万吨。
2013年11月28日—2014年6月30日,国储棉花累计抛储成交205万吨,月均成交29万吨。从成交率来看,进入6月,成交率不断下降,当月实际成交27万吨。本轮抛储截至8月底,预计7月、8月累计成交50万吨,那么本轮抛储共成交255万吨。
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30万吨,按平均每月25万吨计算,2013年度累计进口棉花305万吨。
综合行业数据,笔者预计,2013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720万吨。2013年度累计收储630万吨,减产减去收储量,市面上可流通的棉花为90万吨。
进口量、抛储量、可流通量叠加后,预估2013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为650万吨。棉花行业需求疲软,2014年度不会出现太大改善,预计2014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会在650万吨上下。综合来看,2014年度国内棉花供应可以满足需求。
尽管我国棉花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重在逐渐萎缩,但目前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在国内供应完全能满足消费的情况下,预期进口将萎缩,直接打压外棉出口需求。
全球两大棉花主产国——中国和印度2014年度棉花产量均出现下降,而且印度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产量变数较大。表面看,棉花产量缩减利好价格,然而,目前内外棉价格却跌跌不休。根本原因是,我国政府连续实施了三年的托市政策退出,原本进入国储的棉花将流向市场,它们会与世界各国棉花展开竞价销售。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