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郑纺机设备卖得好,少不了这些“秘密武器”的功劳!

来源:郑纺机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9日



客户组团参观郑纺机,进行深层次沟通

前段时间,南京化纤、吉林化纤等大牌客户参观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车间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郑纺机总工李新奇告诉记者,前来参观的主要是郑纺机国内重点化纤客户,其中大部分已经与郑州纺机合作多年。



同客户“动起来”

“我们这次活动主要是把粘胶重点产品如高档节能烘干机、新型精炼机、大容量压榨机、老成鼓的最新技术展示给客户,把郑纺机独有的制造技术展示给用户,让用户对产品的制造过程有所了解,对我们的质量控制更有信心。”李新奇说道。

此外,李新奇表示,把客户请到工厂来还有更深层的期待:首先,希望提供一个业内朋友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倾听业内巨头对当前及今后行情的展望;二是展示郑纺机作为“国家队”进行产品“精益制造”的努力成果;三是听取业内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对今后产品的期盼;四是基于当前市场行情与订单客户充分沟通,加强相互理解。

“今后,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显然,这样的沟通交流是有效的,也将成为郑纺机常态化工作。

互动即有来有往。客户组团来郑纺机参观,李新奇作为总工也从未停止走访客户的步子,仪征化纤、山东海龙、江苏海欣、滁州金春、山东英利等化纤及非织造布企业他都曾一一走访。


与客户的互动中,李新奇越发体会到:客户将自身所需产品的质量放在了首位,不约而同追求智能可靠、产能高效、节能环保、价值均衡的机械产品。其中,最基本要求的是装备可以为其带来更高附加值。


“精益制造”非噱头

相信参观过郑纺机车间的客户,对他们“大手笔”投入的加工设备一定印象深刻。据李新奇介绍,郑纺机借易地搬迁退城入园之机,淘汰了一大批普通、低效设备。围绕公司产品的各类主关件加工工艺需求增置了部分数控、高效设备,使加工装备的柔性度进一步提升,有效保证了产品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质量。

今年面对大型成套化纤、非织造布产品订单大增以及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普遍提高的状况,郑纺机先后增置了多台高效焊接机器人、黄化机筒体和搅拌器的加工专机以及锡林道夫腹板的自动焊接立车等装备。

为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加工质量和效率,他们近期还将新增激光切割机、机架墙板类零件整体加工龙门铣、大型三坐标测量仪、超音速自动喷涂等设备,同时积极试验并推进夹辅工具、新型高效精密刀具的应用。


李新奇告诉记者,郑纺机的产品大部分属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类型,生产准备周期长,对加工设备的柔性化要求高。围绕主关件加工薄弱环节走专机生产之路是确保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不二选择。“现今粘胶纤维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黄化机筒体镗孔专机、搅拌器铣削专机等专用加工设备投入使用以来,不仅加快了主关件的生产进度,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整机装配的零部件配合精度。如大容量黄化机搅拌器间隙可以确保3~5mm,满足工艺要求使黄化机制造水平处于行业先进地位。另外焊接机器人的使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效率也提升了三倍以上。”

其实,以上种种不过是郑纺机践行“精益制造”理念的冰山一角。

“‘精益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李新奇表示,今年郑纺机从精益设计、优化制造工艺、购置关键设备、培育大工匠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实践精益制造的理念。

如精益设计上,郑纺机正在启动新的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LM系统,推广模块化、参数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优化制造工艺上,一是针对搬迁后的设备特点重新梳理制造工艺路线,保证其合理性;二是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攻关,不断提升工艺水平;三是在关键设备和主关件制造中开发高效夹辅具和刀具,提高设备效率;四是购置机器人及主关件的加工专机,确保制造质量及效率等。今年郑纺机继续在技术工人队伍中推行“首席员工”制度,倡导精益制造理念,树立标杆引领技工高效精致完成加工任务。


焕发“原创”能量

去年底记者到郑纺机工厂参观时了解到,郑纺机抽出了一支秘密团队,由李新奇带头进行某特殊化纤成套设备的研发。如今,这在行业已不是秘密。郑纺机研制的年产2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成套设备即将步入市场。

李新奇表示在新产品研发、创新纺织新品种装备方面郑纺机一直表现不俗,除了保持化纤常规品种成套装备优势外,还在不断跟踪国际化纤产品品种发展方向,公司技术专家团队不断与志同道合的用户共同研究各类新型装备,均已生产。

郑纺机的产品涉及棉纺、化纤、织造、非织造等多个领域,除了出奇制胜的“杀手锏”,其余各板块也均有亮点。如化纤板块中的粘胶成套设备,长丝纺丝及卷绕设备,织造板块的浆纱设备等。但综合来讲,表现最好的是非织造布成套设备。近几年,市场对非织造布产品需求旺盛,同时,用户对非织造布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郑纺机一直致力于非织造布成套设备的研发,产品涵盖了水刺、针刺、热风复合等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尤其是水刺生产线产量、产品质量、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与国内其他企业产品明显拉开档次,在一些细分市场如水刺PU、PVC基布、纯棉水刺布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5月,郑纺机刚刚通过了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组织的《宽幅高产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成果鉴定会,获得了用户和专家的高度认可。“成套化”一直是郑纺机各板块销售的主要思路,这种研发和生产经营模式对各类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李新奇感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始终缺乏的还是“人才”。庆幸的是,郑纺机无论是产品创新研发、生产装备配置、工艺生产组织、关键工序工艺试验研究等多方面均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在相关企业政策支持下,面对市场多变的各种挑战也有充分预案应对。这批人才必将唤醒郑纺机自主创新的技术原创能力,使重器崛起。


1  
阅读数量(6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