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携手并进共创繁荣 迎接世界纺织品服装自由贸易新时代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07日

  杜钰洲,1942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高级建筑师、教授。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曾任纺织工业部设计院院长,1985年起历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现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兼任中国服装协会会长。   “创造共赢的未来”这是我们大家面对纺织品服装后配额时代的共同心愿,也是大家从世界各地走到一起,坦诚交换意见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希望这次论坛能对全球纺织服装业在自由贸易新时代的共同繁荣有所建树。   后配额时代翻开新的一页20世纪中叶人类进入现代技术时代、欧洲、北美、日本等国家成为高科技纺织服装业中心、消费时尚中心、发挥着产业高端的作用。同时产业链的低端生产,正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   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大约经历了两个世纪,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年创造“比较优势”原理开始,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间的争端从未停止。然而历史一再证明,自由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都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最佳选择。由于自由贸易在每个国家都涉及到许多不同利益的人群,即使国际贸易使一个国家作为整体有利,也难免会使一些群体短期状况变坏。但是与一些政治家的观点相反,国际贸易并不象场战争。在战争中有些国家成为胜利者,而另一些国家成为失败者。自由贸易却可以使所有国家都实现更大的繁荣。关贸总协定(GATT)经历了47年连续谈判,是对30年代大危机期间普遍实施高关税进而加剧经济困难的反思,成功地把成员国家之间的平均关税从战后40%左右降到现在的5%左右。乌拉圭回合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规定自由贸易回归的期限,从2005年开始进入后配额时代,作为WTO成员国的共同成果,这是不容逆转的历史潮流。   从半个世纪以来的两大变化可以判断,后配额时代,世界纺织服装业将出现更大的发展。   对近两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较快出现种种议论,我们认为应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遭受最长时间的歧视性待遇,加入WTO后必然出现对设限地区出口短期释放现象。   2001年中国对设限地区出口只占23%,2003年比重上升到25%;对日本出口由于没有配额释放效应,2003年仅比2001年增长10.95%;   非设限地区始终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主体伙伴,从2001年的410.85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603.27亿美元,增长46.83%,占全年出口的74.96%。   在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大多数企业转到中国内地生产,它们的出口份额也转为中国大陆。   中国入世两年来,设限地区的品牌、资本、技术扩大了对中国的合作,使中国产品更加适应设限地区市场的需求,两年来合同外资投资额达81亿美元,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一直保持在35%以上。   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基本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之内,取消配额的好处主要在进口国家。2003年中国出口纱线、织物、服装单价分别比上年上涨了5.06%、6.29%、2.36%,对进口国家市场价格下降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分析,不应简单化地归咎于中国企业。在后配额时代,中国出口释放效应将很快缓解,2004年头两个月出口增幅已比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   经济快速发展对纺织形成三大需求   纤维消费需求中国人口从1981年的10亿人增加到2003年的近13亿人,国内纤维消费总量从1981年的35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500万吨,中国增加量是同期世界增长总量的1/3,其中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两类消费的比重,从20年前的约20%上升到46%,正在成为中国纺织经济新的增长点。   扩大就业的需求扩大就业是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最大难题。1990年中国城镇统计失业人数383万人,失业率为2.5%;2003年失业率达4.3%,城镇失业及下岗职工人数达140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000万人。纺织服装业从业人数在1980年为613万,2003年达到1800万。中国纺织服装业职工工资2003年比1980年按可比指数增加了3倍。并且已有《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的保障条件。   目前,在东部沿海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带,其中仅七个省(仅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河北、辽宁)的32个县(市)、36个镇产业规模,就占到全国的1/4。这些地区大量吸收全国农民来此就业,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   在2003年中国全部纺织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占66.75%、35.74%。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开始与广大发展中国合作。   到2002年底,中国纺织企业在境外投资设厂金额达50952万美元(如越南、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蒙古、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埃塞额比亚、墨西哥等),为这些国家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趋势还在扩大。   中国纺织服装业面对后配额时代的基本态度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高度重视自己对WTO所承担的义务。承诺条件都在积极地兑现。   一些制度性承诺都已落实;一些属于操作性承诺已经有很明显的加强和改善,比如对纺织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已有法可依,而且在加强依法整治,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教育。中外企业和个人在中国注册的专利、商标等已有几万条,与世界各国同行一样,我们把重视维护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作为推进公平竞争、产业进步的必要条件,以利于促进自由贸易和广泛国际合作的顺利发展。   对于有关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承诺,中国纺织服装业广大企业十分关注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非歧视性贸易原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三个协定中都被列为第一原则。我们不能接受滥用中国加入协议第15、16条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采取单边行动,变相实行贸易保护,危害双边或多边利益的要求。   转向新的自由贸易秩序,必然带来种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一些贸易争端和磨擦是难以避免的,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和民间组织在不同层面的协商作用来解决,进而增进了解。   中国纺织服装业不能接受任何违背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纺织品一体化原则的限制措施,坚决反对曲解和滥用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这些做法所伤害的不仅是中国1800万纺织服装产业工人,以及中国农民和大批失业人群,而且也必将损害世界更多消费者利益和丧失大量国际商机。结果必然是多亏的结局。   应对后配额时代必然出现的全球加工能力剩,利润空间缩小,技术竞争激烈,以及国内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种种矛盾和困难,我们正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全面提高产业整体质量,着眼于产品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以及环保约束,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建立全行业服务性检测系统。   二是全面提高产业新能力。依靠增加先进的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强研发投入,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加强对国内国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已向全行业包括外资企业提出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以及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攻关项目,鼓励以各种配套合作方式,推进产业的全面进步。   三是全面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加快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细分能力,提高与世界各国同行广泛合作的效率。   加强行业协会的服务与自律职能,建立与各国同行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及避免贸易磨擦的民间对话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外企业的各种合作交流、信息、投资、商务、展会、提供中介服务。   去年七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德国纺织服装联合会达成共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受到了两国企业的欢迎。我们愿与各国同行建立更多的这种伙伴关系。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旧的贸易体制即将结束、一个新的自由贸易时代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让我们携手并进,为营造共同繁荣的新时代而努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

服装时报

'

1  
阅读数量(96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