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加快实现中国缝机业“四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9月28日

为扭转中国缝纫机械产业的落后局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加快发展,必须加强产品标准化、生产特种化、信息化、产业化建设。这是把中国的缝纫机械产业做特、做好、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际上许多缝纫机械生产企业都已经将大量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绝大部分零部件也希望由中国企业配套,而他们制订的标准往往都十分严密。这就使我们在占有零部件配套市场方面丧失了许多份额。

表面看来,特种化和标准化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其实这是缝纫机械行业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元素:只有全面实行标准化,才能大力发展特种化:而缝纫机械产品的特种化,又会向标准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谁都知道,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品和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已经非常明显。这就使缝纫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作为缝纫产品的制作工具,缝纫机械的分工也必须越来越明确。不同的缝纫对象、不同的面料内衬、不同的缝合方法、不同的适用范围,都需要不同的缝纫机械。因此,特种缝纫机械已成为发展趋势。事实上,国际缝纫机械生产先进国家,大多已经形成了十分明确的产品的主攻方向,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这种趋势近年来已经延伸到了我国,仅多功能工业缝纫机中,即已形成了十多个系列:高速、中速平缝机系列、高速、中速包缝机系列、绷缝机系列、曲折缝纫机械系列、特种机系列、刺绣机系列、裁剪、熨烫、粘合、打版、厚缝、双缝(多缝)系列、粘缝等等。但是,在特种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是“特”的程度不够深:二是“特”的档次不够高:三是“特”的领域不够全。这些弊病,主要都是由于许多产品是跟在人家后面生产的,因此我们认为是“特”的东西,别人可能早巳不再视为“特”了。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已经开发出大量更新更特的缝纫机械产品,而这些产品又绝对受到国际知识产权的深护——我们如果不奋起直追的话,那么更大的差距不久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许多经济学家的论著中,新的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中,既包括产品、市场、生产、研发等信息的采集、筛选,还包括信息手段的应用。它对于所有行业都是生命悠关的一环,更何况缝纫机械这一正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重要产业。

我国缝纫机械行业的信息工作相当薄弱。首先是缺乏一个完整的信息集纳体系。包括全国大多数省、市行业协会在内,都缺乏专门的力量来完整地收集来自世界各地公开披露的缝纫机械产品供销信息和市场动态,并在准确地分析、筛选后向我们的企业发布有用消息。其次,作为一个行业,应该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掌握世界缝纫机生产及与其有关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开发信息的机制。至于信息手段在缝纫机械方面的应用,那更是一个必须加以非常注意的新领域。但从我们接触的情况看,虽然一些科研单位非常愿意配合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大见成效。

我国缝纫机械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同时许多企业还处于“小而全”的状态。在加入WTO以后,我们大多数企业,势必将由于缺乏研制开发能力,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而丧失市场,难以生存下去。为了避免因此而造成太多的企业倒闭、员工失业、资金损失,缝纫机械行业应该及早采取措施,鼓励行业内以产品和市场为中心开展主动的自然的兼并,通过这样的途径,把企业规模做大,提高有关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同时形成与市场相匹配的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缝纫机行业形成较强的产业规模和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

在鼓励企业的时候,我们认为,应该摒弃那些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保护民族工业”的旧观念。首先,这是因为在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已经没有“民族工业”这样的概念,而是使用“国内产业”。而且,按照我国加入WTO作出的承诺。我国政府也必须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完全一致的国民待遇。所以在考虑如何把缝纫机械产业做大的时候,我们应当鼓励内资企业,认真考虑和国际大型缝纫机械企业以合适的方式自愿地进行联合、合作、甚至合并的方式,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能够认真向国际先进国家和现代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开发,管理、生产、营销等发面的经验。

从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经验看,许多跨国集团在进入这些国家地区后,很快就成为当地的产业核心,带动当地产业规模和生产经营水平的大提高。这应不失为一种使国内缝纫机械生产快速走上产业化道路的一条捷径。(上海时装报)

'

1  
阅读数量(10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