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入世”对纺织品、服装价格的影响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纺织品、服装鞋帽等产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约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量的2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纺织业将是我国各产业中获益较多的一个行业。由于出口配额的取消和对中国产品歧视的减弱,出口量将得到增加,因此,可能会引起国产纺织、服装产品价格的上扬,同时,由于关税的降低,欧美高档服装较多地进人中国市场,并且价格还会下调,这对追求穿着品牌的中国部分消费者,无疑是一个福音。

到2005年以后,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将获得比现在高出10%的市场份额,预计纺织行业出口将增加50多亿美元。

同时,由于贸易壁垒的取消是双向的,贸易自由化也将使得服装的进口大幅度增加,而且由于关税的降低,如今商场内标价高达上万元的国外名牌洋服,价格将会大幅度的下降。

像夏奈尔、阿马尼、拉尔夫·劳伦等高档服饰,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柜中之物。 国产服装、鞋帽的名牌一般定位在中低档消费层次,其市场战略是依靠工薪阶层和广大在校大中学生的认可;而国外名牌的市场定位在外企员工和帐入较丰的工薪阶层,由于定位的不同,双方较少存在直接的市场竞争。 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国外名牌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其市场定位必然会发生变化,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1.目前国内外纺织品服装的价格比较

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而又受到高度保护的工业部分。加入WTO后,假设非关税壁垒全部联消,以拟定的合理关税运行,国内至少有7%左右的纺织工业会受到冲击,不过同进口自由化带来的好处相比,这种损失就显得小了。

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棉纺、丝绸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毛纺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化纤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棉纱、棉布、丝和丝织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呢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化纤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纺织工业三大最终产品服装、装饰用纺织品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服装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型纺纱、新型织造、新型化学纤维、新型印染整理技术和装备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大幅度增加,产品质量与档次有了显著提高。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之列,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中最大供应国。

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鞋类市场,人均消费运动鞋近两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中居前列的是汽车等机械产品,但日用消费品的比重在逐渐上升,排行仅次于汽车等机械产品,居第三位。现在,世界纺织业的2360万从业者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出口纺织品的60%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出口成衣的 1/3是在亚洲生产的,中国的纺织品、服装成为出口创汇的第一大类产品。美国市场对国外高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排斥力,急需进口的主要是轻纺产品特别是鞋类、纺织品和服装。美国人特别爱买鞋,从体育锻炼用的网球鞋、篮球鞋、旱冰鞋、跑鞋、慢步鞋、散步鞋、训练鞋到平时穿的可折叠皮鞋、调温鞋、环保鞋、春秋女鞋、田园式凉鞋,许多美国家庭应有尽有。中国制造的各种鞋子也颇受美国人的欢迎,成为美国鞋类进口市场的最大来源。美国人从丝绸内衣、裙子到纯棉汗衫、浴衣、睡衣、T恤衫、长裤,从牛仔裤到儿童服装,从床上用的床单、枕套毛毯到地上铺的地毯再到桌子上用的台布、餐巾、统统需要。中国的男女棉织品、针织品、丝绸制品、毛织品、皮革制品在美国都很畅销,中国出口服装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达20.14%,中国出口棉布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也达到了8.23%。这种状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不很景气,但该年头两个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额仍然是势头不减,七大类进口纺织品和服装中丝绸服装一类的进口额略有下降。中国由于承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义务,对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受到了东南亚国家、韩国、台湾的冲击,但l998年头两个月,中国纺织品和服装仍然对美国出口了4.58亿美元,如果加上香港复出口的则达到8.69亿美元,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额的9.71%。

美国鉴于自己的纺织业已经日薄西山,因此把纺织品宣布为影响美国劳动就业的敏感性产品。l997年,美国从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540亿美元的纺织品与服装,其中393亿美元受到了配额限制,涉及47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的配额限制越来越严格:1979年5月31日美国对中国5种纺织品实行自主配额限制;1980年1月美国对中国8种纺织品实行协议配额限制;1983年,美国把对中国纺织品实行协议配额限制的种类扩大到33类,而且规定增长率平均每年不得超过3.14%;1987年12月,美国又将中国纺织品配额的种类由33类扩大到81类,并增设分组限制,使中国输美纺织品中的非配额品种也要受到分组总额的限制。这样一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中约有90%受到了严格限制。实践证明,今后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的种类不会减少而只会增加,例如1994年,美国宣布对中国丝绸服装及其制品的进口增设配额限制。规定今后两年的增幅不得超过1%。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的数量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例如1993年底,美国指责中国纺织品逃避配额限制,宣布扣减中国纺织品输美配额的25%。

由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严格的配额限制,加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1998年10月中国企业只向美国出口下降了8%。而韩国增加了53.4%;日本增加了28.8%;墨西哥增加了11%;加勒比地区纺织品生产虽然因飓风的影响而下降,但对美国出口只下降了3.4%。

国的纺织品服装除在美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外,在欧共体及加拿大、芬兰、奥地利等国的市场也是很可观的。

1979年,中国与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纺织品协议。到1995年12月,中欧纺织品协议也先后签署了五个。最后一个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1998年12月31日期满。它们规定输欧配额类纺织品需办理出口许可证和产地证,非配额类需办理装般证和产地证;手工制作的纺织品需办理手工制品证书,鞋类需办理鞋类证书,外部加工的纺织品需办理出口许可证和产地证。例如有效期自1989年1月1日起至1992年12月31日止的欧中纺织品贸易协定,规定了欧洲共同体限额25项,部分成员国限额41项。其中1989年限额总数 13万吨,约占中国对欧洲共同体出口的25%。1995年12月13日欧中第五个纺织品贸易协定所规定的中国输欧纺织品1995年至1996年的配额增长率仅2.51%,1997年至1998年也只增长2.65%。

各国给中国的纺织品配额不尽相同。以欧共体成员国1993年给中国的鞋类产品进口配额为例,法国为2380万双,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各42万双,意大利为150万欧洲货币单位以及拖鞋和胶鞋7.7万双,德国则不设配额限制。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运转后,欧洲共同体对于成员国进口它以外国家产品的配额不复在,因此欧洲共同体执行委员会要求成员国采取新的限制措施。2月12日,德国联合英国、荷兰共同反对欧洲共同体执行委员会的这一要求。在欧洲共同体国家中,德国和英国有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物美价廉的轻纺产品的习惯,因此认为欧洲共同体的进口限制实为多余。英国从1987年3月31日起取消了对中国丝绸的进口限制,从1989年1月19日起取消了对中国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浴帽和理发帽的进口限制。德国从90年代初开始大范围地取消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限制。据德新社称,到1993年初,德国已经完全取消了对来自东欧、中国、越南、朝鲜、蒙古的产品的进口限制。德国和英国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它们国民的生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德国经济部在反对欧洲共同体要求成员国采取新的进口限制措施的声明中说:统一大市场不能从限制东方国家的进口开始,如果采取了新的进口限制措施,那么正好证明了最坏的猜测,即统一大市场把欧洲建成了贸易堡垒。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同时,由于国内企业之间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在价格的制定上缺乏监督。许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盲目地采取低价战略,搅乱了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制定,也降低了我国出口纺织品时的外汇收入。它们不顾单一市场,单一产品的容量是有限的,一哄而上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对某一市场某一产品的出口量激增,又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最后被所在国抓住反倾销的把柄。

在国家对外贸易行政调控职能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加强各进出口商会的功能,可以使轻纺产品出口领域的一哄而上、多头对外、自相残杀、竭泽而渔的局面得到一些改善。 我国原来是抽纱制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一度占有国际市场70%左右的份额。放开经营后,由于一哄而上、多头出口、抬价抢购、压价倾销、赚了就跑,许多不是抽纱制品的生产企业也搭上一手搞起了抽纱制品出口,结果遭到了反倾销调查,出口规模日趋萎缩,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外经贸部原来委托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进行行业协调管理并制定了同行协议价,但由于一部分搞抽纱制品出口的企业拒绝加入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致使它制定的协调方案难以推广开来;加入的企业则认为自己吃了亏,产生了退出该商会的念头。在这种形势下,外经贸部决定出来干预,于1997年9月29日印发了《抽纱制品出口管理暂时规定》,规定除了经过核定的国营经贸公司可直接对外经营出口抽纱制品,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具有抽纱制品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仍按现行有关规定出口自产抽纱制品外,其余企业必须加入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后,才能经营抽纱制品出口业务。1998年1月12日又下发《1998年经营抽纱制品出口企业名单》,核定了147家有权直接经营抽纱制品出口的国营经贸公司,并宣布自1998年3月1日起,只有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的会员企业,才能申请抽纱制品的出口许可证。这么一来,原来在抽纱制品出口领域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非会员企业,为了申请抽纱制品出口许可证,不得不于1998年5月31日前办妥了入会手续,接受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的行业协调管理,特别是接受了同行协议价,从而使它们得以避免在美国等国市场上遭到大规模的反倾销。

中国轻纺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要尽快转变经营观念,把开拓市场的立足点由价格竞争转到非价格竞争上来。无疑,价廉物美是中国轻纺产品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它们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武器。但是,在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情况下,价廉物美的出口产品将会受到反倾销法等非关税壁垒越来越严厉的限制。而且,满足于价廉物美,既不利于中国企业增加轻纺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推行名牌战略,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出口产品时物有所值,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压价竞销,中国输美的丝绸服装价格甚至低于生丝价格,中国输美烟花炮竹仅相当于别国出口价的1/3。低价出口和压价出口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肥水流人外人田;使企业对价格竞争产生了严重依赖性,失去了提高非价格竞争的动力;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声誉,导致一些一等质量的出口产品也只能卖出三等价格,不少产品不仅上不了发达国家原超级市场货架,反而进了l美元商店;还为美国等用反倾销手段排挤中国出口产品提供了借口。同样,中国纺织品要规避美国的配额限制,也需要把立足点由价格竞争转到非价格竞争上来。因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主要是数量限制,在同样的配额数量下,如果中国纺织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就意味着获得了远远超过配额数量的外汇收入。

要提高中国轻纺产品的非价格竞争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名牌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名牌商标代表了一企业的形象和实力,每个名牌商标的背后,都有一份可观的市场份额。1996年中国鞋类企业在美国市场销售了7.51亿双鞋子,占美国销售量的60%,远远超过巴西对美国出口量9000万双,也大大超过美国自产的1.36亿双。可是,中国鞋的销售额只有53.26亿美元,仅占美国销售额的40.3%;而巴西鞋的销售量只占美国的7.4%,销售额却占了9%;美国自产鞋销售量只占 11%,销售额却占了20.7%。这是由于中国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创汇率低,每双鞋的平均价格只有7.1美元。因此,众多中国鞋类企业1996年只向美国出口了73.54亿美元,比美国最大的鞋类生产企业耐克公司1997年销售额还少了16.46亿美元。这说明提高中国鞋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创造中国鞋类产品的名牌已经刻不容缓了。

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名牌,因此尽管1994年中国服装出口额居世界首位,达327亿美元,但平均每件只卖了3.8美元,远远低于国内的零售价。中国出口服装每年有70亿件不得不贴上外国的商标,挣的是来料加工钱,成为圣洛朗、皮尔·卡丹、鳄鱼、彪马、苹果、佐丹奴、金利来等服装名牌的加工基地。当它们以昂贵的高价卖出时,它们的真正生产厂家却鲜为人知。世界十大名牌衬衫中的大部分都是北京衬衫厂生产的,但北京衬衫厂拿到的却是每件5元人民币的加工费,丰厚的利润全落到拥有这些名牌的外商的腰包中去了。湖北黄石康赛集团没创出各牌之前,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被人家贴上商标卖到16美元一件,自己每件只拿到4元人民币的加工费。随着中国服装出口在数量上趋于饱和,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失去,中国服装出口企业如果继续沉湎于赚来料加工费,而不去制定和推行自己的名牌战略,那么不但每年20%左右的服装出口递增速度保不住,而且连充当外国公司“打工仔”的资格也被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国家夺去。

对于这一危险,中国有关部门终于有所觉察,中国服装工业公司表示,在“九五”计划期间,要争取创造出10个国际名牌和100个国内名牌;筹建中国服装名牌精品贸易中心;在大城市组建中国名牌服装、服饰、面料、辅料联合专卖店;在重要的服装商品产地、销地、集散地建立多种形式的中高档批发市场等等。

2.“入世”后纺织品服装的价格变化趋势

就我国纺织服装而言,无论先开放还是后开放的产品,都是难以避免加入 WTO而作出的关税减让,只不过减让程度因竞争力强弱要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总体减幅估计超过50%,但绝对不可能一步达到目前发达国家及其以外国家纺织品协调关税水平,即纱线类5%,织物类10%,服装类l7.5一 l7%。

我国不仅是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大国,而且也是进口大国。关税的降低,无论是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或者是进口来说,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是有利的,但对于行业中的个体而言,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此还要取决于企业的具体应对策略。以上市公司为例,以加工贸易为主且以日本(以纺织服装品的进口不设配额限制)为主要出口地的美尔雅、多佳股份和苏常远东等公司来说,进口配额的取消对其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这些企业充其量只能在面料进口方面分享利益;对于主攻国内市场的杉杉股份和雅戈尔公司来说,因面料成本降低而受益的同时,恐怕还必须用更多的的精力来对付进口成衣对其现有业务的冲击;而对于主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丝绸服装的综艺股份来说,配额取消的意义则是非常重大的。

从国际间竞争力的比较看,从纺织业这个大类的分布看,由于中国纺织劳动成本低廉,较具竞争力的是服装的出口,其次是针织、绵麻纺织和丝绢织品出口,而毛纺只、染整、化纤和纺织机械等出口则相对处于劣势。后者之所以处于劣势,主要是因为,世界新的纺织业发展,已经出现了争相应用高科技的趋势,而在纺织的上游行业如化纤业还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对规模经济要求甚高的行业,这方面,中国却相对显得劣势。

因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纺织业的影响可以是双向的,一方面在下游纺织品领域,由于中国劳动力便宜的优势仍能保持,配额数量增长和配额制的最终取消,以后多边永久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将促进纺织品出口,另一方面,在中国产品相对处于劣势的上游产品,如化纤等则可能受到外国进口产品的更大规模的冲击,这方面的准备是不能不做的。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也已经颇具规模。

例如,1985一1995年,我国纺织品(包括纺织纤维、纱线织物、服装)进口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由1985年的27.4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168.90亿美元,10年净增141.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9%,比同期全国商品总进口年增长率高出约3个百分点。纺织工业进口依赖度由1988年的12%上升到1995年的23%。我国纺织品进口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在纺织纤维进口方面,1991年我国为23亿美元,仅居日本、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三;1995年增至50.71亿美元,跃至全球最大的纺用原料进口国的位置。以纱线、织物计算的进口,1992年是72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意大利;1995年上升到109.14亿美元,仅次于香港、德国,为世界第三。服装进口值甚小,与世界服装进口大国的美国、意大利、日本相比微乎其微,但自90年代以来增长幅度惊人、1990年为0.68亿美元,1993年猛增到5.09亿美元,1995年又攀升至9.05亿美元,为1918年的905倍,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服装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如果进一步观察我国的进口品种结构,化学纤维、纺织机械、合成长丝织物、高级印染整理产品则显得格外突出。以1995年为例,化学纤维进口量达150.43万吨,居世界首位,且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l/2;纺织机械进口额为25.53亿美元,超过同年全国纺机业工业总产值,进口的合成长丝织物、高级印染整理产品分别成为国内消费同类产品的主要来源。

我国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居民的消费序列基本上按吃、穿、用、住依次排列。自80年代以来居民衣着类消费比重在上述消费结构中有所变动,其总体趋势是逐年下降,“穿”的消费位次有明显后退迹象,但目前仍然仅次于“吃”位居第二。如果贸易自由化导致衣着类用品进口剧增,无疑会引起位居第二的居民衣着类消费发生变化,进而对国内最终纺织品生产企业产生影响。概而言之,纺织最终产品领域的进口自由化对国内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l)促进居民纺织品消费高层化;(2)促使居民纺织品消费多层化。

根据近几年全国35家大型百货商场的零售统计报告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纺织品消费意向已明显出现高层化特征。首先,衣着类商品中服装销售增长速度远高于纺织面料类,城镇居民的成衣消费上升,自制服装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成衣率已经超过50%。其次,在服装商品中,精加工、质量优的服装走俏,名牌化、个性化的趋势变明显增强。因此,在衣着类用品占居民总消费中的支出趋于下降的同时,迎合人们中高层次消费心理的衣着用品仍十分畅销。城镇居民纺织品消费呈现向中高层次发展的特征,可以根据边际消费观念得到解释,因为消费者总是选择能最大限度满足现阶段消费欲望的商品来分配其支出。但现存的问题是,国产衣着类的供给结构很难与上述高层次消费需求结构相吻合,居民中部分高消费层愈来愈青眯于外来或有名牌商标的服装服饰用品,以保持其消费的高层化特征。一旦衣着类用品的高保护政策被取消而实行进口自由化,外国的服装服饰则会大量涌人而产生较以往更加放大的示范作用,居民消费的高层化特征无疑会进一步加强。如果国产衣着类用品抱残守缺,居民的高层次化消费心理可能更多地转化为祟尚“洋货”的心理,变为对外来产品的消费偏好,国产品则难以避免遭到冷落的局面。当然,从另一方面看,“洋货”的进入所形成的示范虽然会引导国内居民消费高层化趋势增强,也有可能极大地刺激国内衣着类用品生产厂家去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力图与“洋货”一比高低,从而使国内居民高层化消费心理转变为偏好“国货精品”的购买行为。

总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关税的减让及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有力地为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提供了良好的前景。进口服装的价格大大降低,国民将以便宜的价格享受国外的服饰精品。同时,由于进口原材料降低了价位,我国服装纺织品的出口造价将降低。再由于欧美及其它国家届时将取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歧视性不公正待遇,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价格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转载自‘走进WTO’)

1  
阅读数量(17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