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金融危机导致江苏棉花价格猛跌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7日

  生意社1月7日讯 记者近日在江苏棉花主产区采访时了解到,受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江苏棉花收购价格猛跌,籽棉由上年的均价3.2元/斤跌到均价2.5元/斤,跌破2.7元/斤的成本价,棉农收入大降,一些棉农表示明年不再种棉花。业内人士认为,导致当前棉价大跌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国内纺织企业出口受限,棉纺行业对棉花的需求量总体减少。

  棉农不愿卖、卖棉难;棉企不愿收、不敢收

  近几年,江苏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据江苏省棉花协会统计,2008年,江苏棉花种植面积约400万亩,比去年的435万亩下降8%。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一半多的主产区盐城市2008年种植224万亩,比2007年的248万亩减少24万亩,下降9%以上。

  2008年,江苏省气候条件较上年相当,部分棉田有所增产。但因种植面积下降大,预计全年总产33万吨,比上年的35万吨下降5%左右,盐城市产量则下降约一成。

  记者采访时发现,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双下降并没有给棉农带来价格利好,相反棉花收购价却一路走低,产生了棉农观望不愿卖、卖棉难,棉企不愿收、不敢收的复杂局面。往年进入12月份,棉花收购基本结束,而目前仍有大量棉花在农民手中,甚至出现了开始不愿卖、现在卖不掉的尴尬结局。

  记者采访时发现,2008年江苏棉花收购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开秤迟,棉花市场行情高开低走。由于对市场前景的担忧,江苏大部分地区往年9月中旬开始的收购推迟到了10月初,晚了20天左右。一开始,各收购企业等待观望,全国产棉大县盐城市射阳县大宏纺织集团棉花收购站于10月10日率先开秤收购,籽棉价格为2.8元/斤,但棉农认为比上年的3.2元/斤的均价低多了,没人卖棉。部分棉企随后开秤,收购价格一路下跌,棉农开始卖棉。但由于收购企业较少,还一度出现了卖棉难,不少棉花只有2.2元/斤,有的甚至不到2元。

  记者在大宏纺织集团棉花收购站看到,三三两两前来卖棉的棉农失去了原来的兴奋,显得无精打采。刚刚卖完棉花的盐东镇东南村种棉高手王卓勇的6亩棉花2008年卖了6600元,均价2.6元/斤,他种的棉花质量好,上年卖了9000多元,2008年每亩比去年少400多元。

  二是收不抵支,棉农收入大降。目前籽棉均价2.5元/斤已跌破农民的种棉成本2.7元/斤,棉农成本已无法收回。东南村棉农王海松告诉记者,和上年一样,他种了8亩棉花,虽然2008年棉花丰收,亩产籽棉400多斤,比上年的每亩380斤高了20斤,但由于价格大跌,成本上升,收入仍然下降。现在他的棉花已全部卖完,收入只有8000余元,而上年收入是1.05万元,2008年减少了2500元,每亩减收300元。


1  
阅读数量(6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