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生产出口棉:149团“1条化纤袋1万元”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0日

  生意社10月10日讯 “真可惜,全连拾花劳动竞赛获得奖金1万元人民币,竟被1条化纤袋给吹了;但是,为了加工生产国际标准的出口棉,值得。”10月7日,一四九团某连领导如是说。

  原来,一四九团今年种植12万亩棉花,总产预测5600万公斤,平均单产籽棉450公斤,获得大丰收,承包职工无比高兴。为了使承包职工获得高效益,该团在加工生产“国际标准”出口棉上严把检验质量关,从源头上抓起,规定要求所有拾花工必须戴帽子,杜绝头发脱落进棉花里,如果发现不戴帽子者,罚款10元人民币,发现1根头发脱落进棉花,罚款100元人民币;所有拾花工必须使用白色棉布花兜花袋装棉花,杜绝化学纤维和有色纤维脱落进棉花,如果发现使用化纤袋或者有色袋子装花者,罚款20元人民币,而且取消连队的评比先进资格。他们还大力开展拾花劳动竞赛活动,以“比质量、比进度、比出勤、比团结”为内容,在17个连队、9000名拾花工中开展迎国庆劳动竞赛:从9月1日到9月30日,要求各连队拾回鉴定产量的70%以上。到了10月2日总结表彰时,有一个连队已经采摘籽棉200万公斤,达到测产的75%,获得优胜奖——奖金1万元人民币。可是在团场质量督导组的记录中发现:这个连队曾有1个拾花工使用了化肥袋子装棉花,尽管及时得到更换,但毕竟违反了规定要求,被取消评比资格,奖金1万元人民币自然拿掉了。正由于该团从源头上杜绝了“三丝”混入棉花,所以该团到10月7日已经加工生产国际标准的出口棉3批次,与国际接轨直接出口。这些棉花出口后,还可以通过电脑按照棉包上的国际“标识条码”查出加工日期、批次、棉花纤维长度、含杂等“身份”来,确保质量合格。


1  
阅读数量(28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