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中国工程院士李佩成对一四八团节水灌溉调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5日

  8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对一四八团棉花“节水自动化灌溉”科研项目进行调研。“西北地区,沙漠边缘,有这么先进的节水自动化灌溉,奇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在农八师农8连20号条田的观看棉花自动化灌溉时的一番感慨的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与国家水利部微灌溉研究所李易生博士、黄河委员会李久生博士、新疆兵团农垦科学院院长王新华博士,新疆兵团农垦科院水土研究所所长蔡富军博士组织相关专家一行,在农八师农业局李宏彬及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对一四八团棉花"节水自动化灌溉"科研项目进行调研。

  李院士在该团政委樊新文,团长王东升及有关部门的陪同下现场察看了8连20号条田的节水自动化灌溉设备系统和10连的58号条田,该团自己繁育的杂交棉的棉花长势。

  询问了棉花播种方式、时间、田间管理等情况,重点了解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的发展过程、一四八团为积极探索节水灌溉,从最初的“细流灌溉”“移动喷灌”发展到自动化控制滴灌技术.为节约用水,该团80年代初,职工在浇水实践中发明了“细水灌溉”、“宽浅毛渠”并在干渠、斗渠、支渠、毛渠广泛应用塑料膜防渗,自发研制推广使用膜下软管低压灌溉应用。

  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引进膜下滴灌技术,从传统的灌溉模式,亩产籽棉230公斤左右,使用滴灌技术后,亩产籽棉350公斤以上,从2006年开始,在该团科技连进行棉花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示范,2007年---2008年我团又自筹资金480万元,在该连剩余的8000亩地,10个条田1万多亩地实施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使田间输水压力大幅度提升,滴灌带末端压力由0.05MPa提高到0.09-0.12MPa,加快了轮灌周期,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深层渗漏,水、肥得到合理利用。使水肥利用率的提高,棉花单产可增加10%(40公斤*5元),亩利润可增加200元。(18.3元+200元)实际职工增加利润218.3元。

  还了解了技术人才的配备、及土壤水、肥使用监控运筹模式,对不同时期的用水、用肥的数据和结果。李院士用自带的照相机进行了拍照,记录。

  李院士在5连盐碱较重90号条田,观看膜下次生盐碱化节水滴灌植棉时,并对冶盐碱地,提出了很好的办法,一是通过打井,控制降低盐碱层水位、二是通过河水浇灌压住地表面盐层上升,在通过增加有机肥等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来治理盐碱地,使棉花获得高产。李院士一行,随后又参观了莫索湾屯垦展览馆,并听取了该团场50多年的发展变化史介绍。听后兴志勃勃地提笔挥毫,在留言簿上写道:“向一四八团学习”。


1  
阅读数量(1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