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柳州市抓住“东桑西移”战略积极发展桑蚕产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7日

  近年来,柳州市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机遇积极发展桑蚕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桑蚕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新兴优势产业,为农民增收及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成绩篇

  2006年柳州市桑蚕产业捷报频传:1月,鹿寨县和柳城县荣获“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称号。2月,柳州市汇利丰茧丝有限责任公司获“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7月,柳城、融安两县被列为“东桑西移”工程2006年度国家支持的蚕桑基地县。8月,鹿寨三协缫丝有限公司获第五批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柳州市及鹿寨县分别获自治区桑蚕产业发展三等奖。9月,全国缫丝业工作座谈会暨柳州茧丝绸招商推介会在柳召开;柳州市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茧丝生产基地”称号;“桂花”牌生丝获2006“广西名牌”称号;广西首家区级丝绸工业园在鹿寨奠基开工建设。10月,在第八届深圳高交会上,签署了4个与茧丝绸相关的项目,涉及金额达1.19亿元。

  回顾篇

  “十五”期间,柳州市桑蚕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桑园面积19.11万亩、产鲜茧1.74万吨、产生丝1948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184.38%、270.12%、679.73%,桑园面积与鲜茧产量在广西的排名由“十五”初期的第九位提高到“十五”期末的第四位。与广西的缫丝加工能力只能消化本地生产的一半鲜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柳州市充分发挥工业城市的优势,走缫丝加工业带动桑蚕种养发展的道路,缫丝企业由2001年的3家17组自动缫生产线发展到2005年的11家86组3.46万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年加工干茧5800吨,产生丝1948吨,实现产值4.50亿元,占广西的三分之一,缫丝企业需从区内调入原料茧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现状篇

  预计2006年广西桑园面积180万亩、产鲜茧18.5万吨、蚕农卖茧收入44.4亿元,缫丝加工企业58家,自动缫18万绪,年产生丝8000多吨,消化蚕茧8万吨。其中柳州市桑园面积33.2万亩、发售蚕种65.5万张、产鲜茧2.5万吨、产生丝250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3.8%、35.6%、44.3%、28.3%;鲜茧售价最高35元/公斤,创历史新高;按保守的估计全年平均茧价24元/公斤,农民售茧收入6.03亿元,全市农民从种桑养蚕中人均增收108元,今年桑蚕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广西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桑园面积200万~250万亩、蚕茧产量20万~25万吨、生丝产量1.5万~1.8万吨,实现茧丝绸业销售收入80亿元以上;建设5个丝绸工业园区,建立西部地区最大的茧丝绸交易市场,打造广西成为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市委市政府也把桑蚕产业列为重点扶持的农业优势产业,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桑园面积60万亩、产鲜茧7.2万吨、生丝9000吨。我市在“十五”期在茧丝加工方面处于区内领先地位,“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为我市桑蚕丝产业提升成为茧丝绸工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区内各地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茧丝深加工方面赶超柳州市的势头强劲: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在平南投资2.05亿元兴建西南地区最大的缫丝厂,目前该项目首期已经投产;蒙山县华虹丝绸有限公司2005年已经启动建设全区首家捻丝厂;宜州恒源丝绸有限公司2006年9月17日已经生产出了第一块真丝绸面料。

  居安思危,柳州市只有进一步做大做强茧丝绸深加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柳州市桑蚕产业发展建议

  建议我市借鉴蔗糖业的模式成立柳州市茧丝办,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我市桑蚕产业进行规范管理。尽快制订出台柳州市桑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加快建设现代化蚕种场,严格规范我市蚕种、鲜茧市场秩序和质量标准,设立扶持桑蚕产业的专项基金。今后一段时间桑蚕业的发展应围绕产业化经营理念,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集成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围绕培育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联合,打造品牌优势,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不求量第一,但求技术水平第一、效益第一;围绕拉长产业链,加大科技对后道加工的投入,对副产品实施高附加值开发,促进地方桑蚕丝产业的市场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走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市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纺织业基础和现有缫丝企业,加大与江浙等桑蚕丝先进地区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做好丝绸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探索“飞地工业”模式,柳江上游各县不设织绸、印染等丝绸深加工企业,各县招商引资的丝绸深加工企业统一集中在丝绸工业园内,工业园内企业生产污水集中处理。

  结束语

  我市正在酝酿出台鼓励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一定能使我市实现产业升级,由“中国茧丝生产基地”向“中国绸都”迈进,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工业原料网


1  
阅读数量(8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