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国家发改委:2006年度棉花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2日

  记者今天从国家发改委获悉,2006年度,全国棉花生产丰收,总产达到670万吨左右,但仍不能满足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底纱产量进行测算,棉花缺口至少在400万吨以上,2006年进口棉花364万吨,同比增长41.8%。一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棉花进口过程中的不可控风险,调整了经营思路,棉纱进口大幅增长。2006年,我国净进口普梳棉纱23万吨,同比增长89%。   中国第一纺织网棉纺行业分析师、行业观察员陈晓燕就此分析认为,除了棉花产量、期初库存外,国家政策取向、外贸出口环境、汇率变化以及外棉进口节奏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陈晓燕预测,2006/07年度中国棉纺织生产仍将呈增长趋势,但增幅会有所回落。之所以对棉纺形势做出如此判断,主要原因还在于对基本面情况的担忧。   一是棉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低。根据棉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棉纺业过去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每年都超过17-20%。2006年投资的增长率从年初的42%回落到11月份的投资增长率只有16.9%,必然会对2007年纱线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于2006年9月下调2%,为期三个月的缓冲期进入2007年全部结束。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不利影响将会在2007年会得到比较多的体现。   三是2007年是中国进入WTO的第六年,为期五年的过渡期正式结束。国内制造业和金融业将全面迎来全面挑战。   另外,考虑到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与棉纤维物理性能接近,是棉花最主要的替代品种,其用量与棉花价格相关性较强。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棉涤价差的逐渐回归正常,在2006/07年度棉花资源总体偏紧的情况下,预计纺纱配棉比可能会出现适度调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初步推算出,2006/07年度国内纺纱产量同比增幅在10%左右。2006/07年度国内纺纱用棉量=1602×(1+10%)×62%×1.05=1147万吨,如果再考虑到其它用棉量30万吨,2005/06年度全社会棉花需求总量为1177万吨。   陈晓燕说,缺口是动态变化的,且市场上还存在许多可变因素,这包括纺企降低库存水平,采用随用随买购棉方式;国家手握储备棉可随时调控市场,适时增发棉花配额,组织棉花进口,弥补产需缺口等,此外,有的外国公司已把大量棉花存在我国沿海的保税区仓库里,可以随时供应国内需要,这对国内市场也是一个潜在的压力。

  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1  
阅读数量(8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