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山东省德州市2006年棉价大幅下降增产不增收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6日

  近日,据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虽然2006年德州市棉花是个大丰收的年景,但由于棉价大幅下降,棉农增产不增收,农民植棉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2006年德州市植棉面积扩大到262万亩,比上年增长4.4%。全市平均亩产皮棉89.1公斤,比上年增长0.7%,总产达23万吨,成为1999年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份。新棉开秤以来,籽棉价格先高后低,从2006年9月初的最高5.8元/公斤降到10月中旬的5.10元/公斤。进入11月份后,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棉籽价格大幅上扬,带动籽棉价格上涨,12月底棉价升至5.6元/公斤。籽棉平均售价在5.30元/公斤左右,比上年下降7%。由于棉价比预期的要低,部分棉农有惜售心理,收购进度不快,截至12月底,该市收购量约占总产量的75%左右。其中夏津、武城县棉农有春节后卖棉的习惯,出售量在65%左右,其他县市区在80%以上。

  而2006年德州地区化肥等主要农资价格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亩物质投入326元,几项成本综合后,平均亩生产成本736元,比上年降低18元,降幅2.4%。按籽棉单产250公斤、平均售价5.30元/公斤计算,棉花亩产值为1325元,比2005年减少115元,减幅8%。扣除直接物质投入,亩收益1000元左右,比上年减少120元;扣除所有成本(没有租地费用),亩纯收益590元左右。

  2006年德州市小麦、玉米价格大幅上扬,按一年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平均价格小麦1.50元/公斤、玉米1.3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为1150元,扣除直接物质投入,亩收益850元左右,种棉比种粮食多收入150元左右。

  据调查,德州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民有多年的植棉习惯,以及2006年棉花产量较高、收购后期价格有所上涨,2006年的低棉价对2007年棉农植棉积极性影响不大,预计2007年植棉面积与上年持平或微降。(马俊凯)

  来源:中国纺织报


1  
阅读数量(6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