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发展棉纺轻工 新疆沙湾县4000多名农民变工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2日

  新疆新闻在线网1月11日消息:放下手中的农具,穿上统一的工装,走进机器轰鸣的车间,在各式各样的机器之间穿梭劳动……如今,沙湾县已有4000多名农民经历了这种变化,他们走进了工厂,从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变成了工人。“这首先得益于沙湾县近年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发展棉纺轻工、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石油化工、旅游开发五大核心产业,大大提高了县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1月8日,沙湾县委书记王东升自豪地说。沙湾县人均耕地8亩左右,如果一味依靠土地增收,提升的空间很有限。而近年来,沙湾县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少区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沙湾。如今,沙湾县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沙湾棉业、瑞隆油脂等10家企业成为自治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沙湾棉业、银鹰工贸、天海粮油、瑞隆油脂、沙龙纺织、盖瑞乳业、花园乳业、屯河番茄、天宝面粉、秦岭纺织、润康保鲜等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已然形成。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方面为沙湾县优势农产品转化提供了稳固的保证;另一方面,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这也使沙湾县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上获得了巨大的机遇。柳毛湾镇的农民王建民夫妻俩目前都是银鹰工贸公司的工人,两人每月的工资超过2000元,年底还有一笔奖金,收入比种地时提高了不少。他们都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厂里还给他们缴纳了“三金”,办理了失业保险。如今,他们把自己的地承包给了别人,一心一意当起了工人。现在,王建民夫妇又开始合计在镇上买套楼房定居了。  像王建民夫妇这样的农民在沙湾县已不是少数。近年来,仅柳毛湾镇就依托银鹰工贸、盘龙油脂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00余人,全镇农民收入增加1000余万元。“从长远来看,这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与季节性转移比起来,效果更为稳固,不仅能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王东升表示。今后,沙湾县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动这一方式。

  来源:新疆新闻网 


1  
阅读数量(93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