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甘肃省棉花收购中存在六大问题值得关注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08日

  近日,国家统计局甘肃省调查总队通过对甘肃省棉花主产区金塔县和民勤县的调查发现,甘肃省棉花收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部分购销企业收购资金缺口较大。由于金塔县农发行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老债不落实,停止发新贷”的金融政策,部分棉花购销企业必须自筹的贷款保证金难以筹措。据对部分棉花加工企业的了解,长期以来企业负债经营状况比较突出,自有资金短缺,影响棉花企业棉花收购。同时,据民勤县调查,按今年该县棉花总产量,满足收购的资金应在5亿元左右。目前农发行还未贷出棉花收购资金。据农发行有关人士讲,今年的棉花收购贷款预计发放3亿元,比上年减少两千万元。贷款减少的原因是今年产量虽略高于去年,但预计单价比上年降低10%-15%。目前的收购资金是外商和合资企业带来的资金,还有企业自融资金,部分购销企业收购资金严重不足,缺口较大。

  2.国有棉花收购企业收购量下降。据民勤县调查反映,该县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30家。其中国有棉花收购企业1家(农垦系统),外资企业3家,其它26家棉花收购企业为本县企业和合资企业。由于收购资金不足,机制不够灵活,国有棉花收购企业棉花收购竞争力不强,明显竞争不过私营企业,收购量下降。

  3.收购价格不稳。在9月中旬新棉上市初期,金塔县的籽棉平均收购价为4.8元/公斤,到国庆节后涨至5.3元/公斤左右,随着新棉的大量上市,籽棉收购价格开始逐渐回落,到目前降到5元/公斤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0.2元。

  4.棉农惜售心理严重。据金塔县调查反映,在棉花协会的新棉收购信息参考价格出台之前,许多媒体及网上信息对新棉价格进行了预测,认为新棉收购价格明显高于上年,并呈继续上涨趋势。受到上年度棉花价格前低后高的影响,棉农对棉价的期望值比较高,受此影响,部分棉农产生了“囤棉观价、待机而售”的心理,影响了新棉收购的顺利进行。今年棉花上市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目前棉田吐絮的棉花已经基本采摘完毕,但棉农出售的棉花只有70%左右,多数棉农在等待棉价上涨。同时由于市场变化复杂,行情难以预测,收购企业也采用推迟开秤时间的方法等待观望,不敢贸然出高价收购棉花。

  5.收购标准降低。棉农在收购初期大多不愿出售新棉,导致部分企业抬升收购价格。在企业不断抬升价格的情况下,轧花企业如果还像以往那样严格进行棉花等级检查分类,棉农就会将棉花卖给其他棉商。为了能收到棉花,轧花企业不得不降低棉花的收购标准,致使棉花混等混级现象时有发生。

  6.增产不增收。棉花是金塔县的主导产业,棉花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棉花收入占农民种植业收入的80%以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金塔县棉花播种面积虽然扩大,但受气候、早霜冻等因素的影响,棉花单产下降,加之价格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棉农收入减少。


1  
阅读数量(2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