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陈亦庆谈今年上半年的茧丝供求和价格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15日
今年上半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现货平均价,干茧每吨4.73-5.96万元,厂丝每吨17.43-17.98万元;远期合约平均价,干茧每吨5.84万元,生丝(B类)每吨17.8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平均升高13.84%和10.17%,干茧最高升到每吨6.44万元,生丝最高升至18.89万元。可以看出,上半年的茧丝价格虽然一路上走,但总体上看还未到达高位,有人认为仍属中等水平。   进入7月以后,价格上涨势头加强,并逐渐进入了高位运行,从而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据初步分析,这主要由于上半年出口的继续强劲,进口减少,春茧生产增加不多,供求矛盾不断加深的结果。 (一)出口继续增长,茧丝需求旺盛   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出口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丝绸各大类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较好的增长,平均单价也有提高。尤其是桑蚕丝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33.94%和48.86%,坯绸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36.79%和44.28%。   据匡算,上半年丝绸全商品实际出口折丝量(长、短纤维,下同)约46,367.32吨,同比增长13.62%,其中丝类出口13,811.55吨(不含蚕茧),同比增长8.69%,绸缎出口11,306.18吨,同比增长34.31%,服装和制成品出口21,244.85吨,同比增长8.02%。 1-6月进口茧、丝、绸的折丝量约3,656.5吨,同比减少45.43%,其中进口蚕茧36.63吨,同比增长53.56%;进口丝类2,032.92吨,同比减少60.93%;进口绸缎1,586.95吨,同比增长7.67%。   上半年,冲抵进口后的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约42,710.82吨,同比增长25.22%(去年同期仅增长3.16%)。很明显,今年上半年冲抵进口后的出口折丝量比去年同期增幅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去年上半年的出口(与下半年相比)相对弱些,基数也相对小些,使今年上半年实际出口显示了较高的增幅;二是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大幅度减少。 上半年出口继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1、良好的国内外出口环境   世界经济增速虽有所减缓,但仍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使国际市场的需求保持着较旺盛的势头,这为我国的丝绸出口提供了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内经济仍处于平稳上升期,丝绸工业也稳步增长,也为丝绸出口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有利于丝绸出口的增加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政府也取消了蚕丝类商品出口公司审核经营管理,并取消了坯绸和部分丝类商品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这为我国丝绸出口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丝绸总量相对较小,市场较为集中,传统市场国家的消费水平较高,丝绸产品的价值和售价相对于其它纺织品也高些,此外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一般也强些,因此,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丝绸基本上没有遭遇到象其它纺织品那样的厄运,丝绸出口在其它纺织品被设限的夹缝中显现了新的增长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的资料,今年初美国进一步取消了真丝针织衫等的配额,此类商品分别占我国2004年对美丝绸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额的39.35%和38.99%,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它的被“解放”无疑带动了我丝绸服装对美国出口的整体增长。上半年,我国对美国真丝针织服装出口量同比增长5.14%,对美出口的丝绸服装总量同比增长13.32%。   此外,伴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历时30多年的中日两国丝绸贸易协议自今年1月1日也终止了。这标志着日本丝类进口配额的取消,将促进我国对日本的丝绸出口。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的统计,上半年我对日本出口的厂丝、捻丝和坯绸量分别增长556.56%、28.42%和16.22%。 3、欧美设限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并未给我国丝绸出口带来大的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却增加了些新的机遇   由于欧美国家造成的国际纺织品市场的恐慌和混乱,中国出口企业和外国进口商为保证自身利益,因担心设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上半年丝绸也与其它纺织品一样,对原设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显现了一个短期的快速“释放”现象。此外,欧美的设限,外商相应地改订(购)了与被设限纺织品同类的丝绸产品,尤其是丝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对这类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增加了出口用丝量。   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国内外已喊了两年,人们对此的预期心理早有准备。据了解,不少丝绸出口企业较普遍地采取了远期结售汇的做法,他们在出口业务中与银行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锁定未来的人民币收益,以规避风险;同时,凭借其与外商长期建立的信用关系,通过双方沟通、商量,已逐步提高了商品价格,这不仅减少了当时对出口的影响,也有利于缓和实行升值后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振荡。 4、对印度出口继续保持较好的势头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对印度出口的丝类基本持平,但其中桑蚕丝和捻丝的出口分别增长18.18%和4.79%;短丝类出口有所减少,坯绸出口增长46.39%。人们反映,由于我国内茧丝价格一路看涨,以及印度基本需求的客观存在,上半年对印度厂丝出口基本上没有显示往年那样总有一、两个月的清淡时间,基本上一直在“走”。同时,对印的坯绸出口,也由于我国内价格上涨走势明显,中印双方企业在印度政府反倾销预期的心理压力下,出口比较正常,而在5月18日印方宣布对我绸缎出口反倾销调查后,坯绸出口出现了加快的现象。

5、对主销市场的出口总丝量增幅较大   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的统计表匡算,对占我国上半年出口总丝量约81.40%的7个主销市场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8.57%,其中除对香港出口下降4.42%外,对美国、印度、日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的出口丝量增幅分别为17.17%、24.20%、10.18%、36.61%、56.47%和9.25%。

(二)进口的大幅度减少,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原料供应紧张的压力   随着我国内外销用丝量的增加,近年的进口量逐渐增大,2004年的进口量占我国内外销用丝量13.86%,已成为关注我国茧丝供求和价格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如上所述,今年上半年进口的丝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5.43%,其中主要是废丝进口量减少68.46%,这里又主要因为占其80%左右的中亚地区的压瘪茧(海关按废丝进口统计的)进得很少。

(三)内销需求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的开发,传统的和非传统的丝绸产品消费热点不断恢复和增加,新的消费热点正在逐渐形成,丝绸内销需求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四)春茧生产低于人们的预期   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全国9个蚕茧主产省(区、市)的春茧产量约21.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38%,估计全国春茧生产约24.5万吨,比去年增长不到5%,低于人们的预期。   今年的春茧生产增加不多,各地情况和原因虽然不一,但基本上是因为:关键阶段的不利天气、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蚕茧生产与粮、棉、生猪等种养业的比较效益降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资和其它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部分地抵消了蚕茧生产增收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加上劳动力成本(与几年前相比)成倍提高,甚至一些地方反映每担1,000元的茧价,对蚕茧生产的刺激作用在减弱(对“新区”),或作用已不大(对“老区”);常规技术的推广和落实不力;中西部有些产区发展较快,基础尚不稳固,加工工艺和设施还不够配套,生产服务体系较为脆弱。   因此,从统计看,今年全国的春茧生产虽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上述这些因素分别对一些产区的制约,加上某些人为原因,使不少地区的春茧产量含有一定的水份,同时实际单产和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有效的茧丝供应量。

(五)茧丝供求矛盾逐渐加深   按上述产销情况匡算,今年上半年的内外销用丝量(桑、柞的长短纤维)约为5.7万吨。在供应方面,按去年生产的、留到今年上半年使用的茧量,加上今年上市较早的两广、云南等产区的茧子,再考虑去年年底存在的缺口,今年上半年的茧丝供应至少有35%的缺口。 此外,我国近年丝、绸加工能力的扩大及其本身的弹性特点,在坚挺的行情驱动下,加速了茧丝原料的消耗,各环节的产品销售总体上也较顺畅,从而使本已紧张的供求矛盾不断加深。上半年以来,能常听到业内人士说,今年真的不明白,茧和丝都到哪里去了?丝厂、绸厂也没有库存。不少丝厂甚至反映,要接上秋茧还缺1个多月的原料。 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半年以来的茧丝行情,在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是有其供求关系变化的实质基础支持的;由于现货一般能较直接而真实地反映供求情况,所以上半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现货价格显示出较为敏感,出现了现货价推动着远期合约价的现象;此外,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茧丝供应相对失调,卖丝不如卖茧,发展到茧丝价格逐步相应配套。 以供求为基础,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及产品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反映了上半年以来茧丝价格逐步走高的客观合理性,也反映了业内人士对提高丝绸内外销价格,增加行业经济效益而希望行情一路走好的现实愿望。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丝绸业尽管经过了多年的调整,但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仍较脆弱,人们总有“多也多不得,少也少不起”的感觉,它的起起落落也有其难以避免的主客观因素,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经常交替出现。 最近,我常回忆起1994年上半年国内厂丝价格涨到每吨24万元时前后的供求和产销形势。据海关统计,1993年、1994年全国丝绸全商品的出口额分别达到30.17亿美元和32.75亿美元,厂丝出口平均单价分别为2.39万美元和2.34万美元。据匡算,1993年1994年冲抵进口后的全商品出口折丝量(不含短纤维)分别约7.25万吨和7.1万吨。这两年全国的蚕茧生产分别达到62万吨和67万吨。1994年我国丝绸工业的桑蚕丝产量也达到8.78万吨。实际上,中国的丝绸业,在这些创记录的辉煌数字后面,同时也隐含着一些正在演变之中的问题和矛盾。当1994年上半年茧丝供应缺口达到50%左右,供求矛盾尖税,国内价格攀升的时候,已开始蕴育着内外需求走疲的问题。   果然,1995年的形势急转直下,出口额和出口量分别下降17%和24%,可当年的蚕茧产量仍维持着67万吨,从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以后的五、六年里丝绸行业连续出现了生产、出口的下滑和徘徊。1999年全国丝绸全商品出口额降至16.91亿美元,出口折丝量(不含短纤维)下滑到3.19万吨;全国的蚕茧生产每年徘徊在40至45万吨之间;2000年全国的桑蚕丝产量下降到5.13万吨;与此同时,丝绸的出口价格也下滑或处在低位徘徊。整个行业陷入了困境。 我们谁也不愿看到行业那种近乎乐极生悲的情景。然而,历史往往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研究和借鉴。   我国的茧丝供应自2003年下半年进入偏紧以来,供求矛盾在不断加深,今年上半年以来有加速之势。目前,我国的丝绸业不论是蚕茧生产、丝绸工业,还是内外销售,整体上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良好发展期。茧丝价格总体上也在振荡中不断上扬,目前运行至接近五年来的高位。然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价格较长期地高位运行,会刺激生产,同时也将抑制消费,经一段时间积累后,情况可能发生逆转。当然,现在不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情况与10多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市场经济已日趋完善,市场机制也逐步健全,行业和企业对价格波动的理解和承受能力已大大提高,盲目性减少,理性增加。但面对目前的供求和产销形势,我作为一名曾为行业服务过,对丝绸也有一定感情的人,仍殷切希望业内人士要冷静、理性和睿智。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当前及今后的形势,避免过度的起伏。因为前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面对。

  首先,今年的秋茧生产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上面提到影响蚕茧生产的不利因素,下半年在各地可能继续程度不同地存在和发生,但其中需重点关注两个问题:第一仍是不利的天气和其它自然灾害。去年年底以来,我国气象专家一再提醒,今年灾害性天气多于往年。对此,上半年已被证实,现在还在继续证实;第二是病虫害。这既有天气等自然界的因素,也有测报、防治机制缺失的原因。尤其是基础尚不稳固,近年又发展较快的某些中西部产区,请予以更多的关注。在目前的供求形势下,今年的秋茧生产情况对下半年及明后年丝绸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欧美国家的设限和印度的反倾销,虽然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更需关注其对我丝绸业带来不利的一面。从目前看,欧美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对我丝绸出口的负面影响不大,或还未明显显现,但随着出口情况的变化,又谁能保证这个“大棒”不会落下呢!这需要我们前瞻性地尽快调整,强化自己。   中印两国的丝绸贸易,目前对双方既无奈又矛盾,但又必须面对。印方对我国绸缎出口的反倾销调查一旦裁定征收反倾消税,相信也像早先对我国生丝出口的反倾销一样,长远的影响可能不大,但短期的影响是肯定的,甚至也可能会影响我国某个时期的茧丝供求。

  第三,人民币升值幅度虽不大,但它对出口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以一般贸易为主、中小企业居多、平均利润又很低的中国丝绸业来说,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短期内。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影响是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将来对汇率走势的任何判断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关键是国家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不再盯住美元了,判断汇率变化的尺度变了,汇率也存在随时浮动的可能性,而汇率风险由过去一般由银行承担改为企业自己承担了。企业为规避风险,在提高价格、控制成本和运筹财务等方面还有一个应变适应期。由于种种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企业对这问题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出口。

  第四,国际市场对丝绸需求虽有增长,但一般不可能很大。上半年的丝绸出口在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超量现象,随着影响出口的一些问题和疑虑的明朗和正常,不排除下半年丝绸出口会缓下来的可能性。 我们常说,丝绸有很多特殊性,但它毕竟也是商品,尤其是鲜茧以后的各道产品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它最终受制了一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成熟的市场经济能通过市场价格来合理配置资源。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其较长的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有时显出其不健全,甚至失灵,从而导致其价格的非理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调控可以弥补目前的市场机制缺陷。近几年国家实施的厂丝储备制度,通过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调控价格,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希望国家对这项工作更科学、及时和有效地做好,以利于我国的丝绸业稳定、协调和健康地发展。

来源:蚕丝在线


1  
阅读数量(2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