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USDA 五月棉花展望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17日

  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期大幅下降

  美国农业部首次对2005/06年度棉花所做的预测显示,全球产量预期大幅下降。2005/06世界产量预期仅有1.07亿包,较2004/05年的最高记录减少超过10%。全球产量预期下降的原因是2005/06年播种季节价格疲软,影响了播种面积,此外天气回归正常。同时,2005/06年全球耗棉量预期继续扩大,因为去年创纪录的产量提供了充足的供量,同时价格具有竞争力。

  2005/06世界棉花消耗量预期达到1.115亿包,较当前年度提高3%。美国之外国家的耗棉量预期增长,美国棉纺厂用量将继续减少。全球耗棉量预期超过产量,2005/06期末库存将降至4520万包,较当前年度减少约400万包。

  2005年美国产量预期减少

  据美国农业部对2005/06年所作的首次预估,美国棉花产量预期为1950万包,较2004/05年减少16%。基于意向播种报告,2005年棉花面积预期为1380万英亩,较2004年最终面积提高1%。基于美国2002-2004年平均废弃率,收获面积预期接近1260万英亩。同样,基于过去3年全国的平均值,美国每个收获英亩平均单产为745磅。根据这些预测数据,2005年美国棉花产量将略低于前四年平均值。

  截止5月8日,美国棉花播种完成3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完成42%,5年平均进度为43%。部分州进度参差不齐,包括乔治亚州和俄克拉荷马州,今年当地播种进度大大滞后,亚利桑那州和密苏里州的进度则高于5年平均进度。

  2005/06需求预期扩大,库存减少

  明年美棉需求预期提高3%,至2030万包,接近2003/04年度。当美国纺厂用量预期连续第8年下降的时候,出口增长则大于纺厂用量下降。大部分美棉的出路还在海外市场,出口预期占美国2005/06年需求的71%。2005/06美棉出口预期为1450万包,较当前年度出口预期提高100多万包(8%)。预测数据创新高的原因是外国进口需求预期较大,尤其是中国明年的原棉进口。虽然进口需求提高,但美棉所占全球贸易比重将从今年的40%降至37%。

  2005/06美国棉纺厂用量预期为580万包,较当前年度减少8%,是自1984/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棉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继续削弱美国纺织厂的用量,并提高所占美国零售市场的比例。尤其是全球配额从2005年1月全部取消之后,来自部分国家的进口大幅增长,特别是中国。2005/06美棉需求预期超过产量,继上年度库存大幅提高之后,2005/06库存预期略有下降。到2006年7月31日的期末库存预期为630万包,库存对用量比率预期为31%,相比之下,今年为36%。

  2004/05最终产量预估数据;需求上调

  5月份,美国农业部发布2004/05年度美棉最终种植面积、单产以及产量预估数据。种植面积未调整,但几乎所有州的单产和产量都被调整。仅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罗莱纳州未被调整。美国全国棉花产量上调170,000包,继续刷新记录。播种面积未调整,全国平均单产上调至每个收获英亩855磅的空前记录,较2003/04年增加125磅。此外,美棉出口上调至1340万包,较4月报告提高200,000包。近期出口销售数据强劲,尤其是对中国,预示本市场年度的美棉需求继续扩大,从而使出口接近2003/04年的记录。

  美国纺织品贸易:进出口均扩大

  2005年2月美国纺织品进口15亿磅(相当于未加工纤维),较1月份提高6%,较上年提高近20%。全棉和化纤纺织品进口增幅大于亚麻、毛和丝进口降幅。此外,2月份服装和家用品进口大于1月份。棉纺织品进口8.42亿磅,占总量的57%。2月份美国从其他北美国家的全棉纺织品进口提高19%,至2.50亿磅,占总进口的30%。2月份来自亚洲的进口增长16%,至5.10亿磅。来自中国的进口较1月份提高44%。来自亚洲国家的纺织品进口占2月总进口的61%。

  2月份美国纺织品出口增至4.05亿磅,较1月份提高2%,较去年提高6%。全棉和化纤出口均高于上月,除服装外,所有主要的成品出口均有所增长。全棉纺织品出口1.89亿磅,较1月份提高3%,占全月出口总量的47%。从历史角度看,美国棉纺织品出口主要对其他北美国家。该地区占2月份出口总量的93%;墨西哥依然是主要目的地,占美国对该地区出口总量的31%。

  2005/06世界棉花产量大幅减少

  由于价格疲软以及单产回归正常,2005/06世界棉花产量预期减少10%,至1.07亿包。2004/05市场年度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以美元表示的世界棉花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下降26%。其他农作物价格也呈疲软态势,但没有棉花价格的跌幅大。在一些国家,本国货币强势更加剧了美元弱势对价格的冲击。虽然2005年前3个月澳元兑美元的名义和实际价值几乎没有变化,但澳元和西非法郎(CFA franc)已经较一年前升值大约5%,巴西货币在汇率调整中已经实际升值12%。

  西非和巴西农民2004/05年的棉花收入(以本国货币表示)将继续下降,损失大于A指数跌幅。迄今为止中国国内棉花价格疲软主要与A指数滑坡有关。加上其他粮作物价格不断提高以及政府鼓励种粮的政策,华东省份的农民据说已经准备将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5-20%,有些地区减少幅度甚至更大。新疆播种面积一般较稳定,因此,全国棉花播种面积预期仅减少15%。单产可能提高,但仍低于2003/03年的记录,产量预期减少350万包,至2550万包。

  印度棉花价格降幅已经超过A指数,原因是印度2004/05年产量超常。2005年1-3月份印度卢比较去年仅升值3.5%,但近期印度A指数类棉花交易价格已经较A指数减少17%。一年前,两者的差距仅有10%,2004/05年国内棉花产量增长30%造成此差距拉大。价格疲软自然预示明年面积减少,印度2004/05年产量空前高,棉农因此希望借助产量来弥补价格下降34%所造成的损失。

  2004年雨季开始较去年弱,加上天气理想和种植新品种,导致近2年的单产提高44%。印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900万公顷,据信Bt棉播种面积接近200万公顷。过去的经验已经显示,对生产资料不足的农民来说,Bt棉可提高单产,但仅仅种植新品种不能构成单产超常。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06年印度棉产量可能因天气回归正常而下降。来自印度的一些报告预示,2005/06年播种面积预期扩大,旁遮普邦的面积已经扩大。印度大多地区的播种将等待7月份的雨季。美国农业部将在6月份首次正式预估印度2005/06年的产量。

  巴基斯坦2004/05年单产也出现超常。2004/05年巴基斯坦棉花播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原因是棉花价格胜过竞争作物价格。与印度一样,价格波动迫使政府进行市场采购干预,以保护最低支撑价格。此外,也和印度一样,今年单产超常可能导致棉农预期每公顷多出的产量可以弥补价格疲软造成的部分损失。巴基斯坦政府近期宣布,2005/06年度产量目标是1170万包,较2004/05年度产量记录提高40万包。2003/04巴基斯坦产棉780万包。

  2005/06世界耗棉量强势增长

  受棉花价格和全球经济增长支持,2005/06世界棉花消耗量增长预期高于平均值,较上年度提高3.3%,达到1.115亿包记录。在近10年中,世界棉花消耗量每年增长幅度是2.2%。2004/05年耗棉量增长幅度高达9.5%,主要是上年度基本无增长。在近40年中,世界GDP变化造成类似的棉花消耗量波动。一般情况下,耗棉量增长超常的年份GDP增长也出现回升。GDP增长继续强劲将有利于明年的耗棉量增长高于平均值。

  全球收入和价格变化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2004/05年耗棉量增长高于1950年以来的任何一年。这些变量中的一般性关系也不能完全解释近50年中当,世界耗棉量增长至少为6.5%的时候,却发生四次例外。在部分年份中,供应链中库存的调整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在其他年份中,政策变化也是耗棉量变化的原因,如1985年美国启动营销贷款计划,以及1999年中国政府取消担保收购政策。

  影响2004/05市场年度的因素包括,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多种纤维协议(MFA)下的纺织品贸易配额被取消,对于棉花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化。对MFA的大多研究显示,取消配额对服装消费的直接影响很小;但对服装生产地点的影响最大,导致服装生产转入发展中国家。MFA对棉产品的影响似乎大于其他纤维产品,MFA结束有助于将2004/05世界棉花消费增长提高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但似乎不能支持2005/06年继续快速增长。

  2004/05年世界耗棉量预期增长900万包,中国将占三分之二。2004/05年中国纺织厂用量预期提高19%,依据是目前获得的每月纱产量数据。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接近10%,MFA结束已经大大提振中国的出口。2005历年前4个月,美国来自中国的棉纺织品进口已经增长64%。中国的一些贸易伙伴正在探讨实施纺织品和服装特保行动,由于MFA的结束,中国纺织品出口预期继续扩大。在2005/06年,中国棉花消费预期增长9%,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纺织品出口增长也将减速。根据近年来的一般现象,中国纺织厂用量增长几乎相当于预期中的全球增长,一些国家纺织厂用量减少,其他国家则增长,如中国和印度。

  与中国一样,2004/05年国内经济高增长使印度受益,MFA取消有利于扩大出口。在2005历年前2个月,印度对英国出口服装金额提高25%,对法国提高12%。2005年前4个月,印度对美国出口全棉产品数量提高26%。印度纺织厂用量一直呈增长势头,但近两个月趋缓,由于今年初经济高增长,因此,印度2004/05年纺织厂用量预期较上年度增长11%。2005/06可能继续增长,因为GDP展望和出口增长均呈上升势头。

  中国进口拉动世界贸易

  2005/06世界棉花贸易预期再创新高,主要因为是中国进口猛增。中国2004/05年棉花进口预期接近最高记录,但库存依然紧张。2005/06年产量下降,但消费量继续增长,中国将进口1500万包棉花以保持库存量。即使进口增加700万包,也意味着部分库存将被消耗。

  2005年美国农业部5月报告中对中国的预估数据首次包括了自1994/95年起每年的剩余量调整。由于中国政府公布了1999-2003年期间国内纺织工业库存的实际比例,显然,美国农业部和其他观察人士以前对中国棉花库存的估计不足。美国农业部分阶段重审并下调了对中国棉花消耗量的估计数据,最近取消了棉花损失估计数据,主要因为1990年代初期的库存问题。然而,由于中国耗棉量已经大幅上升,进口增长进一步放缓,因此,棉花库存似乎明显被低估,原因是基础数据中存在未知变量。

  鉴于1999年之前的问题,以及1990年代中国经济和棉花部门结构的重大调整,可取统计数据和实际情况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上调库存从1994/95年开始。假设美国农业部每年对中国棉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所做的最好估计中的净数量错误相当于估计的产量和消费量平均值的1%。这一假设也被用于2005/06年的估计数据。

  随着世界产量减少1200万包,耗棉量增加350万包,2005/06年期末库存预期低于上年。期末库存预期减少350万包,至4580万包,相当于世界耗棉量的41%。相比之下,2004/05年为45%。如果不包括中国,库存将从54%降至49%。

  2005年美国纺织品进口预期增长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零售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有150个国家向美国出口。在2005历年,美国棉纺织品进口预期继续扩大,一如过去的16年。但从2005年1月配额全部取消,如果1-3月份的数据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那么取消配额将可能大幅提高进口数量。此外,少数出口国家将明显占据较大的美国市场份额。

  在2004年,美国棉纺织品进口相当于1980万包原棉,创最高记录。前五大出口国家有墨西哥、中国、巴基斯坦、洪都拉斯和印度;这些国家占2004年进口总量的44%,2005年一季度情况相似。总体上,2005年一季度美国棉纺织品进口已经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2%。同时,前五大出口国家依然如故,但现在他们所占美国进口总量的比例为49%。

  然而,具体国家情况在全球纺织工业中有着不同的变化。2004年墨西哥是美国进口的首要供应国,现在排名第二,虽然对美国更为重要,但数据显示墨西哥对美出口数量和金额均有所减少。相反,中国现在是第一大供应国,2005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数量几乎提高一倍,而且几乎占到美国进口总量的18%。巴基斯坦和印度对美出口数量虽然较少,但一季度出口数量和比例均出现增长,数量较2004年分别上升14%和23%。另一方面,洪都拉斯对美国出口一直较稳定,但由于美国进口总量在增长,所以洪都拉斯对美出口所占比例减少。年初的数据对2005年剩余时间美国棉纺织品进口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阅读数量(4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