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2004年下半年棉花市场分析及行情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7月21日
棉价下跌空间已不大 ——2004年下半年棉花市场分析及行情展望 2004.07.20 10:05:03 经济日报 [ 2 版]   自2004年4月以来,棉花价格进入了急速下跌的通道,给广大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据统计,目前多数企业的库存成本在17000元-18000元/吨之间,而328级标准棉花目前是13549元/吨巨额亏损已成定局。纺织企业由于去年原料价格过高,产品价格较低,出口不畅等原因,纷纷限产甚至停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而棉价急跌又使棉纱棉布的价格持续走低,纺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如此的市场状况,造成了国内棉花市场极度低迷。另外,由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若天气不出现异常情况,丰收应该是可以预料的。但价格又会怎样?因此,国内棉花市场何去何从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国内市场有变数   据有关方面调查统计,今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在8300万-8600万亩,比上年增加600万-900万亩。有关方面监测显示,大部分棉区苗情好于上年两成半;目前棉区气象条件对棉花生长有利,预计2004年度棉花产量600万吨左右,比2003年增长23%。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预测,2004年度中国棉纺织生产仍将呈增长趋势,但增幅有所回落,纺纱用棉量比2003年度增长7%左右,达到760万吨。考虑到其他用棉量,2004年度社会棉花需求总量为790万吨,如按600万吨的产量计算,产需缺口190万吨,比2003年度缩小60万吨左右,单纯就这个数据看,今年的棉花产量还难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我们还必须同时关注棉花进口量、国内的库存情况以及未来的国际纺织品贸易政策和制度的变化,这些因素也会对棉花的需求情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库存消费比是分析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库存消费比直接反映了当年年度的供给与消费的平衡问题,库存消费比越小商品价格越高。目前,国内棉花库存消费比值已经非常低,这说明我国棉花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这几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样的库存消费比并不支持棉花价格的继续下跌。   国际市场有资源   2004/05年度全球棉花的供求形势将发生较大的改变,棉花的供给平衡将会由前几年的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自2004/05年度开始,全球棉花产量开始逐步上升,期末库存也将逐步加大。同时供给量的增加也将导致全球棉花平均价格出现相当程度的下降。ICAC最新预测的数据显示,国际知名棉花现货价格指数CotlookA的年度平均价格2004/05年为62美分/磅,相比2003/04棉花年度下降了7.5美分/磅,但是预测数据同时显示2005/06年CotlookA指数的平均价格将为56美分/磅,也就是说棉价将进一步下跌。棉花价格的逐步下跌说明国际棉花的供求形势在未来两个棉花年度内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从需求方面看,2004/05年度的全球棉花消费量预计为2130万吨,仅增长1%,其中,中国大陆的消费量预计从2003/04年度的700万吨增长至735万吨,增幅5%,而其他地区的纺纱用棉预计将下降10万吨,仅为1400万吨,这将是1994/95年度以来的最低点。   据ICAC最新发布的预测数据,由于2004年上半年全球棉花价格较高,国际棉花价格达到1997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点。预计2004/05年度全球棉花播种面积为2.1亿亩,较2003/04年度增长8%,达到1995/96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按照目前的平均42.5公斤/亩的单产推算,2004/05年度的全球产量有望创下2220万吨的纪录。   ICAC最新7月份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期末库存消费比2002/03年为51%,至2003/04年度上升至60%,2004/05年度的库存消费比为62%,至2005/06年度将会达到67%的水平,同时CotlookA指数的平均价格水平也由2004/05年度的69.5美分/磅下降到56美分/磅。如果包括中国在内,全球的库存消费比为37%左右,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库存消费比处于一个特别低的水平,而且由于中国对棉花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中国进出口方面的变化对全球棉花价格的影响巨大。预计中国在04/05以及05/06年度的棉花进口数量是170万吨,进口量的逐步下滑对国际棉花价格的上涨构成威胁。   后势发展有后劲   就目前形势来看,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的加息政策与中国的资金紧缩政策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棉花价格的大幅下跌已经极大地释放了市场的卖出能量,市场的低迷往往也就是市场出现反转之时。若棉花价格果真在此反弹,则我们有理由认为市场的初级底部将就此展开,这个区间大概为45-57美分之间,即目前价位和前期下跌的低点之间。   因此,我们分析,目前市场也许还有下跌的可能,但空间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太久,涉棉企业和纺织企业对此应有信心,不必过分悲观,棉花市场拨开迷雾见晴日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 来源:中国纺织报

1  
阅读数量(9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