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国内棉花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警惕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6月30日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棉花进口出现反常激增。有关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棉花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交易不够规范,居高不下的棉价含有较多的非理性成份等问题,值得引起警惕。  据上海海关统计,1-5月,上海口岸共进口棉花10.4万吨,比去年同期猛增59倍,5月份更是创下棉花单月进口历史新高,4.6万吨进口同比增长139倍。其中,国有企业通过上海口岸进口棉花同比增长39.9倍,而去年同期并无进口的集体和私营企业进口量也分别达到3.05万吨和0.2万吨。去年1-5月,上海口岸从美国进口棉花数为零,今年已达8.76万吨,贝宁、多哥、埃及等非洲国家也成为上海口岸主要的棉花进口国。  海关专家分析认为,棉花进口猛增有其合理性:一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前景看好的因素激励下,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进一步发展;二是我国棉花进口关税降低,进口上升是必然趋势。但应该看到,国内部分棉商为牟取更大利润囤积惜售,是造成国内纺织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进口棉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由于去年国内棉花生产出现减产,棉价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一路上涨。今年3月下旬与1月初相比,棉价涨幅达22%。一些棉商为了短期暴利而忽视长期市场效应,将棉花市场“拱手”让给进口棉。  海关有关人员在提醒国内棉商在销售策略上切勿“近视”的同时,也对下一阶段棉花市场作出预测:总体来看,近期国家发布政策,加大了库存棉抛售、强制棉花限期销售,国内棉商惜售心理受到冲击;同时棉农种棉积极性因市场供应不足而提高,加之近期棉价过高抑制了国内一些棉纺企业用棉量,很可能带动后市国内棉价下跌。但也应看到,国内棉价近期下调的空间不会很大。这一判断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我国纺织产业将随纺织商品出口增加而继续发展;受非典等因素影响,国内用棉大户近两三个月来与外商接触减少,进口订单有所下降,而国内新棉9月才能上市,棉花市场内外供应都是有限的。(完)

1  
阅读数量(4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