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确立中国棉花市场的定价地位--关注棉花期货专题信息之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4月16日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5日电 我国棉花市场自1999年放开以来,棉花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波动频繁,反映出市场机制开始在棉花市场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日益加剧的价格波动风险,涉棉企业迫切需要利用棉花期货市场回避现货价格风险。在推动棉花期货上市的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中国证监会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涉棉主产省和广大涉棉企业做了不懈的努力。郑州商品交易所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目前已完成棉花期货合约设计、相关细则和管理办法的制定、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调试等项工作。为了使棉花期货总体设计方案尽可能符合市场需求,确保合约上市后的稳步健康发展,郑商所从今日起向全国涉棉企业、会员单位、投资者、棉花期现货市场专家和学者以及所有关心郑商所发展的各界人士征求意见。以下是郑商所有关负责人就棉花期货合约与规则设计中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您能否介绍一下上市棉花期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郑商所负责人:我国有17个产棉省,1亿多棉农,植棉已成为这些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没有权威预期价格引导,棉花生产很不稳定,直接导致产棉地区和棉农的收入,也使棉花经营风险陡然增加。尽快上市棉花期货,有助于提高国家对棉花行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及时性;有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促进现货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有助于国内棉花价格与世界棉花价格的接轨,应对加入WTO后国际棉价对我国的冲击。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纺织品出口大国,在棉花与纺织品进出口的过程中,实质是以美国期货价格为参考,常常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我国能尽快开展棉花期货交易,形成自己的棉花权威价格,就可以增强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维护国家利益,进而争取我国棉花的国际定价权,成为全球棉花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  记者:以1999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棉花期货市场彻底放开三年来,棉花价格波动情况如何?  郑商所负责人:1999年底,棉花市场放开后,价格不再由政府制定,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波动频繁。受1999年棉花产量减少的影响,棉花价格逐步上升。收购初期棉价最低在7400元/吨-8000元/吨,年底棉价已上升到9400元/吨左右。2000年4月,棉价最高曾达13800元/吨。为抑制棉价的过快上升,消化储备陈棉,5月份国家开始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拍卖国储棉。以后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基本稳定在11500元/吨左右。2001年,政府除继续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抛售国储棉外,还号召棉农多种棉,当年棉花种植面积达7003万亩,比2000年增加29.68%,而且长势较好,预计产量将超过500万吨。2001年5月以后,棉价迅速下跌。5月份国储棉拍卖价为11655元/吨,10月为8623元/吨, 12月份为7200元/吨。由于棉价持续走低,致使当年棉农同比收入减少160亿元。在此情况下,国家作出了调减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的决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为5970万亩,比上年减少17.3%。2002年3月份以后,价格开始逐步走高。5月份,国家恢复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拍卖国储棉,但受当期投放量和对未来棉价预测的影响,棉价上涨势头未减。6月份棉花拍卖价为8480元/吨,7月为9220元/吨,8月为10284元/吨。2003年春节过后,棉价大幅上升, 3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高达13148元/吨。  从三年多来棉花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可以看出,国内棉花生产和消费需要期货市场的预期价格指导作用。棉花市场放开以后,由于没有预期价格机制,棉花种植面积不稳定,产量忽多忽少,价格时高时低,国家宏观调控缺乏价格参考依据,往往使调控滞后,效果不够理想;近几年,特别是入世后纺织品出口量增长,促进了纺织用棉量的增加,这种市场需求缺乏期货市场的先导信号,使得棉花现货价格上涨缺乏理性。记者:目前纽约期货交易所是全球影响最大的棉花市场,它的交易情况怎么样?郑商所负责人:自1870年纽约棉花交易所(现名为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棉花期货交易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交易一直比较稳定,日均交易量约1万手(每手50000磅,约合22吨)左右,持仓量6万手左右。近几年棉花期货年交易量相当于美国棉花总产量的12-14倍。受全球供求及气候等因素影响,棉花期货价格波动较频繁,日均在100点以上。目前,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的参与面较广,已成为美国棉花行业和世界各产棉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决策参考依据。美国政府就一直以棉花期货价格为参考对棉农进行补贴;墨西哥政府为保护棉农利益,由农业部出面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对全国棉花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主要利用期权);英国的棉花企业、澳大利亚的植棉农场主也都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从事棉花套期保值交易。目前,在国际棉花贸易中,根据纽约期货交易所最近交割月棉花期货价格加上合理基差来确定现货合同价格的方式非常普遍。  记者: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郑商所棉花期货合约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情况。  郑商所负责人:郑商所对棉花期货的研究可追溯到1993年,1998年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郑商所加大了研究开发力度,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合约设计方面,体现棉花大品种特性,按照大品种、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有:1、以棉花国家标准作为棉花期货交割的质量标准,使合约更具科学性、权威性、方便性,易于得到市场各方广泛认可。2、结合国内棉花生产流通的基本情况,将国标328B作为棉花期货的基准交割品;同时根据棉花消费特点和等级间价差的实际情况,将纺织企业用量较大的428B级及以上的棉花作为替代品,同时规定一级升水3%,二级升水2%,四级贴水6%;30毫米及以上长度升水1%。3、借鉴国际棉花市场的成熟经验,科学设计年度内和年度间的升贴水。设计了“当年产锯齿细绒白棉从次年6月1日开始贴水2%,9月份交割上一年度生产的棉花仍执行2%的贴水;从10月份开始,每增加一个日历月,贴水增加1%”。4、根据棉花生产与消费的季节特点设置合约交割月份为单月交割,即为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5、根据棉花价格波动特性及保证金水平制定合理的交易手续费为8元/手,按目前13000元/吨的棉价,手续费仅为合约价值的万分之一点二。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的联动渐趋密切,您能否分析一下上市棉花期货后,国内、国际棉花市场的比价关系?  郑商所负责人:加入WTO后,根据有关要求,我国必须扩大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开放程度,降低关税。我国在中美双边协议中承诺,棉花进口贸易实行配额管理,2003年配额内进口棉花85.6万吨,2004年增加到89.4万吨;配额内关税为1%;私有企业的比例将达总配额的67%。从我国成为WTO成员国开始,就意味着我国市场将向国际开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逐步接轨,并最终形成农产品全面开放的市场格局。由于我国棉花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特殊地位,在目前国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国内棉花产销量的变化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影响已成为国际棉花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开展棉花期货交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棉花期货价格必将逐步纳入全球棉花报价体系,进而确立我国棉花市场的定价地位,成为全球棉花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  记者:郑商所设计的棉花期货合约是否允许进口棉替代交割?  郑商所负责人:虽然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不允许其它国家的棉花替代交割,但我们允许美国和澳大利亚生产的棉花替代交割,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我国不但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棉花消费大国,近几年来,从总量上看,产销基本平衡。但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势头很猛,2002年全国纺织品出口额达600多亿美元,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加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其国内棉花的消费量逐年减少,纺织品的进口量将逐年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低廉的劳动成本就成了纺织品出口竞争中的主要优势,不排除在未来几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量将大幅上涨。随着棉花消费量的增加,未来的棉花进口量也可能会随之增加。二是棉花生产的时间较长,产量和质量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当国内出现不利于棉花生长的气候时,会导致部分产棉区棉花产量大幅度降低,质量也会下降,甚至出现绝产或三级以上棉花较少的情况。但从近年来的气候情况分析,由于全球棉花的播种和收获时间不同,因此造成全球棉花同时减产或质量全面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为保证国内纺织品的质量,增加其出口竞争优势,防止棉花期货市场出现风险,允许进口棉替代交割是必要的。三是美棉和澳棉的质量在国际上属于中等偏上,使用相同的质量标准,而且美棉在7月底开始采摘,澳棉3月份采摘,也可以弥补我国棉花生产时间上的差异。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们允许进口美棉和澳棉替代交割。  记者:上市棉花期货交易是否会影响硬麦和强麦的期货交易?您能否展望一下上市前景?  郑商所负责人:棉花具有产量大、商品率高、品级易划分、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同时由于其价格波动在农产品中是最大的,是适宜开展期货交易的品种之一。我国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棉花主产省和主管行业积极支持上市棉花期货,涉棉企业和广大投资者都热切盼望早日推出棉花期货交易,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棉花期货交易的基础非常好。我们相信,经过精心准备,在会员单位、广大投资者和涉棉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棉花期货交易一定能够平稳运行。郑商所愿与各界人士一道,通过我们扎实细致的工作,精心培育棉花期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期货合约和各项管理制度,把棉花做成郑商所和国内期货市场支柱性的期货品种,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至于是否会影响小麦期货交易,我认为完全不必担心,因为无论是棉花期货还是小麦期货,均有其自己的投资群体,投资者肯定会选择它熟悉的品种来进行交易,原来熟悉小麦期货交易的人,也不会因为上市棉花而放弃小麦期货交易。  记者:哪里能了解到更详细的有关棉花期货的信息?  郑商所负责人:了解棉花期货合约及相关制度详细内容,请登录郑州商品交易所网站www.czce.com.cn 或中国棉花网 www.cncotton.com 或致电0371-5610258、5613367咨询。

1  
阅读数量(1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