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面料专区 >正文

舒适、环保的功能性面料是大势所趋——访铜牛集团总工程师漆小谨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8日

——访铜牛集团总工程师漆小谨

  舒适性要求逐步提升

  最初内衣只是满足人们保暖的需求,现在人们对内衣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有明确要求,对甲醛含量、偶氮染料都有严格的控制。一个内衣企业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在研究面料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上下功夫。拿棉纤维来讲,虽然它具有吸湿性好的特点,但易变形、柔软度不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内衣领域目前在研究用新型纤维来增加它的这方面的功能。

  现在新型面料陆续进入内衣市场或处于研究过程中,如以莫代尔为代表的纤维、麻纤维,这些新型面料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产品舒适性。2003年,铜牛集团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发了一种新产品。北京服装学院研究出了分型涤纶,即改变涤纶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一些棉的性质,从而解决其不易吸湿透气的问题。铜牛又对分型涤纶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分型涤纶作为骨架放在中间,外面缠上一层纱,形成龙缠柱的结构,因为中心是涤纶,缠绕的是粘胶纤维,这样做出的产品既有舒适性,又不易缩水变型,这对于内衣产品是一个根本的改革,在市场上的销售也很好。

  新型纤维提升内衣功能

  内衣面料的另一个方向是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一是其原料本身的功能,要求内衣具备抗静电、抗紫外线、吸湿速干、远红外功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等对身体有益的功能,一是穿着后的美体功能,如收腹提臀等,强调美感与舒适。

  近几年,莫代尔是一种重要且应用广泛的新型纤维,竹纤维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型纤维。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的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新型纤维的功能已经超过了棉纤维,而且光泽、颜色鲜艳度也胜于棉纤维。棉纤维的内衣目前只作为基础内衣,而其它新型纤维面料则带来了很多新型内衣。

  铜牛集团在2002年开始研发竹纤维,并获得了专利。此外,铜牛还与燕山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以释放负离子的面料。燕山大学发现蛋白石页岩可吸附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且可以释放负离子,并将其做成了纳米级粉末,铜牛集团则研究出了如何将服装作为载体,将粉末加到服装中的印花浆里,印花图案的大小和施加粉末的多少与释放负离子个数相关。铜牛要求产品每立方米的负离子达到2000个,水洗50次不能减弱,这个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公园的负离子含量一般为1500~2000个,这样,消费者穿着铜牛内衣就可以享受到与公园相同的空气,相当于把公园搬回了家。铜牛的负离子印花产品在今年进入了市场。

  环保性面料将成为趋势

  新型面料的研究中,对环境的保护也十分重要,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定单会对原料中可再生资源的含量有明确要求,接下来内衣企业会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一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一方面为国内市场今后的趋势储备技术。如竹纤维在今后的充分利用以及正在研究中的玉米纤维,这些可降解的面料不会带来环境上的问题。再如在原料中加入再生涤纶,再生涤纶的运用可以节约很多资源。但再生的原料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必须想办法克服这些问题。

  今年作为铜牛研发重点的多组分的玉米纤维同样是一种可降解的原料,而且具有保湿的作用,穿着有舒适感。玉米纤维的一根纱由几种纤维混纺而成,这就要求染色能力、后整理能力等几方面的结合。这种原料在国外也在进行研究,但尚未开发出产品,主要原因一是价格偏高,二是工艺中存在难点,很难作为单独的纤维出现,需要与其它纤维混纺,如何混纺成为业内目前的课题。此外,内衣业的专家也会努力挖掘出这种纤维更多的优越性。企业要做的不仅是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还需要储备新的技术以便将来依据市场的发展适时地推出自己的秘密武器。

  研发投入有待加大

  随着气温变暖和人们穿着习惯的变化,国内的内衣越来越趋向薄而暖,与国际的内衣消费越来越接近。相比国外,国内的高档针织面料还有一定差距,在后整理技术、新型纤维的功能性挖掘、工艺的稳定性上还需要更大的提升。如化学改性纤维在国外研究得比较透彻,这种面料有着很强的吸湿速干性,国内的内衣企业需要更多地去研究这些面料。研发投入不足是造成中国针织产品在技术上相对落后的原因。

  近年来人们对内衣的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与身体的贴合,款式上的多样。虽然这些需求也需要内衣企业去研究和适应,但企业间还是容易模仿的,唯一难模仿的就是面料,这也是内衣企业形成自己优势的关键所在。铜牛一直以项目带动研发新型面料,每年经过对市场的调研之后根据市场需求立项,内容包括:此种纤维有哪些优越之处,研发中需要多少资金支持,难点与创新点在哪里,可获得什么知识产权,接着项目组进行研讨,看该项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市场需求的趋势,开发的面料要与应季产品相结合,接着小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了解市场反应,再进行批量生产,同时也对其新工艺进行检验和完善。

  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过早的话对顾客没有吸引力,而比同类企业早半步投入市场,就抓住了恰到好处的时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只有看市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准确,研发准确,才能获得越来越大的市场覆盖率。(采写/许海玉)

中国内衣标准与国外的差距不可忽视

  我国内衣业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以20%~30%的速度崛起,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产业和市场体系。目前我国现行内衣标准体系主要有:

  GB/T8878-2002棉针织内衣、FZ 81001-1991睡衣套、FZ/T 73006-1995腈纶针织内衣、FZ/T 73008-2002针织T恤衫、FZ/T 73012-2004文胸、FZ/T 73013-2004针织泳装、FZ/T 73016-2000针织保暖内衣 絮片类、FZ/T 73017-2000针织睡衣、FZ/T 73022-2004针织保暖内衣、FZ/T 73019.1-2004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FZ/T 73019.2-2004针织塑身内衣 弹力型。

  我国标准体系虽然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但是国家和行业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通过研究也发现,内衣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标准“标龄”长,修订周期长

  一般标准的制修订时间是五年,但是在以上这几个内衣标准中,腈纶针织内衣、絮片类针织保暖内衣和针织睡衣标准到现在为止仍未得到任何的修订,其中有的标准执行时间长达15年之久,时间短的也达到了11年。

  内衣标准不完整,缺项

  在标准研究中发现,内衣标准除了睡衣套之外,全部都是针织的标准。在目前,虽然我国内衣很大部分属于针织内衣,但是产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机织物,因此,这种标准的不完整性势必导致一部分内衣无标可循,无标可依。例如近些年出现的美体束身衣,健身衣,保健内衣和无缝内衣,在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根本寻不到其踪迹。

  标准的面太窄,数量太多

  我国大部分标准是按原料(棉、麻、丝、毛)来分的,这种具体到原材料的分类方法往往会特别的细,而且棉、麻、丝、毛各有自己的一套,如此一来,标准制定的面不仅窄了,而且也导致了标准数量的冗多。具体到内衣标准方面这个问题也很明显:棉针织内衣、腈纶针织内衣、絮片类针织保暖内衣……

  产品标准过时,标准的制定严重滞后

  我国的内衣产品标准滞后市场,以絮片类针织保暖内衣为例,絮片类保暖内衣产品首次在我国市场上出现是1997年,但是由于产品的不透气、不导湿性而于2000年底从市场上逐渐消失,而针对该类产品的标准则是于2000年12月21日颁布的。

  而且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的保暖内衣均不再采用絮片保温层,取而代之的是保暖性能较好的纤维,或采用拉毛、起绒等工艺以提高产品的保温效果。这时候厂家采用的标准不再是絮片类针织保暖内衣标准,而是参照执行的棉针织内衣标准。但是,按照棉针织内衣标准要求,评定产品合格与否的内在质量指标,根本没有保暖内衣所特有的保温率、透气性、透湿量等指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FZ/T 73022-2004针织保暖内衣标准的出台。

  引用“绿色”文件的标准太少

  关于pH值的测定

  pH值是测试酸碱度的指标。人体基本是弱酸性的,服装尤其是贴身穿着的衣物如果酸碱度偏离太多就会对人体健康不利。而我国内衣标准中引用“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文件的标准仅有棉针织内衣、针织T恤衫、针织保暖内衣、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以及针织塑身内衣-弹力型五个。

  关于甲醛含量的测定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执行了有关甲醛含量的相关标准,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对纤维制品的甲醛含量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特别是贴身穿着的内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衣标准在制定时都要求了甲醛含量的测定。例如针织泳装、腈纶针织内衣和睡衣套。这几个标准之所以没有引用这个文件,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文件颁布的时间太早所致,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建议国家的有关机构能尽快的修订这几项标准,以给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标准,也让消费者放心地穿上“绿色服装”。 市场上标准的使用情况比较混乱

  笔者在对内衣产品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市场上执行标准的使用情况十分混乱,乱用标准的现象一再发生。据调查,有的睡衣吊牌上同时标注了两个标准:FZ 81001-91和 FZ/T 73017-2000,只是在使用的标准前面做了个记号,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产品的执行标准只能有一个;更有甚者,标准使用严重不当,某牌子的T恤衫的吊牌上的执行标准竟然是FZ/T 73006-1996腈纶针织内衣,腈纶针织内衣鉴定的是腈纶针织内衣的品质,腈纶混纺、交织物也可参照执行,很显然T恤衫用此标准是不对的。而且标准的时间标的也是错误的,国家颁布的标准是FZ/T 73006-1995;还有的把针织睡衣标准改换成为了针织睡衣套标准,这二者是不同的标准,不能混为一谈。

  随着国际间的商贸往来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许多行业的生产和竞争尤其是国际贸易都趋向统一,而我国内衣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

  标准的更新速度不同

  国外现在采用的内衣标准均为2001年或2002年新实施的标准,而我国的内衣标准仍有一半在继续沿用着九十年代颁布的标准,技术内容相对陈旧,现有的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技术要求有差别

  国外先进标准考核项目的设计更贴近实际,如纱线的脱落、面料的撕裂强度、冲破强度、耐光色牢度、干洗色牢度、干洗尺寸变化、氯漂白色牢度、非氯漂白色牢度、针织物和机织物在洗熨过程中的变化等等指标,而我国的内衣标准却缺少诸如此类考核内在质量的技术指标。

  分类的途径不同

  欧美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根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但大的结构如针织物和机织物仍然分开)。比如ASTM标准:男式浴衣及睡袍用机织物性能规格;针织泳衣织物性能规格;女式晨衣、睡衣、睡袍、便服、衬裙和贴身内衣用机织物性能规格等等,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和实用性。

  而我国标准多是以原料、组织结构和加工方式来分类的。由于现今纺织品越来越强调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混纺和交织,致使我国以原料来进行分类的标准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

  标准发挥的职能不同

  国外将国家层面上的公开标准作为交货、验收的技术依据,从指导用户购买产品的角度和需要来制定,被称为是贸易型标准。我国大多数的产品标准的职能是用以组织生产的依据,从指导企业生产的角度的需要来确定,被称为是生产型标准。

  国外标准形成了技术壁垒

  随着贸易中关税壁垒的逐渐减小,各国都在借助于TBT有关条款规定,制造技术壁垒。而制造技术壁垒的有效途径就是法规和标准。通过设置“绿色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功的削弱了我国服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由于诸多原因,在进口纺织品中不乏有劣质产品和不合格产品。但我国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欠缺,不能有效监督进口产品的质量,对国外的不良产品起不到抵挡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标准的确定方法: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而不考虑产品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差别,以改变标准范围过窄以及标准数量太多的缺陷。另外,标准的内容不能太具体、太死板。标准中一些细节的地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产品自行地进行补充,以适应发展。另外,对于检测规则和等级的评定,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要求自定;产品的合格问题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企业可以把对这些问题的条例规则写进标准中。

  我国国家层面上的标准应该向贸易型标准转变,作为交货、验收的基本依据,同时能保护我国的产品,对国外的进口产品形成技术壁垒。标准从指导用户购买和需要的角度来制定,涉及到的方面包括基础方法标准及有关人身安全、环保、社会利益保障标准等等的基础通用标准,但是对产品标准不需要涉及过多。

  企业标准则是组织生产、进行产品检验及贸易的主要依据。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优于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可使用协商标准。


1  
阅读数量(4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面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