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染整专区 >正文

艾得莱斯绸织染技艺上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1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于2月底结束公示。3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新疆包括已有2000年历史的艾得莱斯绸织染技艺在内的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

  据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要求,国家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申报的2540个项目进行了审议、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分10大类,这次全国新入选的项目共有564项。

  记者从新疆社会文化网上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新疆名单》上看到,包括拥有绚丽色彩的新疆维吾尔族艾得莱斯绸织染技艺在内的33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榜上有名。包括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3项,曲艺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4项,传统技艺8项,民俗5项。

  记者从艾得莱斯绸制作工艺发祥地之一的和田地区文体局了解到,艾得莱斯绸织染技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由于制造工艺相对复杂,一名熟练的纺织能手,一天最多仅能织3米艾得莱斯绸。如今,许多村民开始放弃这一传统手艺。为此,当地政府为艾得莱斯绸注册了商标,开办了艾得莱斯绸织染学习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还对134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从内容和申报范围进行了扩展。其中包括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等8个项目。

  

   相关链接

  艾得莱斯在维语中是扎染的意思。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和田地区洛浦县吉亚乡是艾得莱斯绸制作工艺的历史发祥地之一。

  传说在汉代(距今大约2000年)前来西域和亲的公主,把一颗蚕茧偷藏在头发里,带到了今天的吉亚乡,并教会当地农民如何养蚕抽丝、纺线织绸。据专家推断:艾得莱斯绸的历史和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一样悠久,尼雅古城遗址出土的距今至少2000年的丝绸碎片和今天的艾得莱斯绸制作工艺完全相同。


1  
阅读数量(9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染整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