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播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
(2011年9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于做好今年的棉花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刚才,张晓强副主任总结了去年棉花工作,对2011年度棉花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工商系统发挥职能作用,维护棉花市场秩序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履职,2010年度工商系统棉花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第一大国,植棉收入是产棉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棉花市场秩序关系广大棉农切身利益,关乎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涉及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几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在棉花工作中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在棉花种植季节,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运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棉种和农资坑害棉农的违法行为,保护了棉农的合法权益,为夺取今年的棉花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在棉花收购季节,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监管,严厉查处棉花收购、加工中的违法行为,维护了棉花市场平稳有序,促进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2010年度,各级工商机关共查处涉及棉花生产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8732件,为棉农挽回经济损失4585万元;查处棉花违法案件1312件,案值6437万元,没收棉花3927公斤,切实规范了棉花市场秩序,促进了棉农增收。
二、加强监管,依法保障棉花市场稳定有序
在充分肯定棉花市场监管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国棉花产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个别地区无照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依然存在,侵害棉农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仍有发生,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棉农权益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工商机关一定要按照总局党组“五个四”和“五个更加”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监管,依法保护棉农利益,规范棉花流通秩序,努力为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运用市场准入职能,促进棉花市场主体规范发展。各级工商机关要认真落实《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细化准入登记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者从事棉花收购,大力扶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棉花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要逐步健全棉花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机制,积极引导棉花市场主体沿着符合国际产业政策的方向发展,配合主管部门推进棉花加工企业升级改造,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壮大规模,优化结构,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要建立无照经营查处规范工作机构,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非法加工棉花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棉花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二是要强化执法监管,切实维护棉花收购加工秩序。各地特别是重要产棉区、加工区的工商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实施重点检查;要进一步加大棉花市场监管执法力度,重拳出击,从重从快查办大要案件,严厉查处非法收购、加工、销售棉花以及“一证多厂”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棉花市场秩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