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羊毛涨价风
典型数据:与其他大宗原料不同,羊毛行情不是调整上涨,而是一路的强劲上涨。以南京羊毛市场指数为例,从2010年9月17日的59.13元/公斤到今年7月23日的90.50元/公斤,上涨了53%。这与全球毛价同步,成为20多年来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
原因解析:2010/2011年度澳大利亚羊毛产量为34.5万吨,同比只增长0.6%。而来自另外一个产毛国新西兰的消息则称,新西兰羊毛产量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供求影响价格,排除汇率因素,羊毛供应量的减少是羊毛上涨的主要推手。
●亚麻高价位
典型数据:从去年10月到今年11月,亚麻原料价格一直上涨并维持在历史高位,年底价格略有回落。去年10月,24支原料报价约为1.7美元,现在的报价已经超过2.8美元,涨幅超过50%。虽然下游产品亚麻纱和亚麻布也随之上涨,但是涨幅低于亚麻原料。与去年10月相比,今年亚麻纱线的涨幅约为30%,亚麻布的涨幅在20%~40%之间。
原因解析:这反映的是一个产业链的传导问题。从原料到面料,亚麻成功向下游传导了涨价的信息,但是这种传导又不充分,因此下游涨价幅度没有上游那么大。另外,亚麻原料过分依赖进口的问题也在“涨幅递减”中传达出来。亚麻过分依赖进口,我们没有掌握原料的话语权,不能遏制原料价格的过度上涨,一直是困扰亚麻行业实现更大发展的难题。
●丝价大起大落
典型数据:今年春茧收购时期正是茧丝价格的高峰期,3A级厂丝收购价格曾达到43万元/吨以上。受到丝价走高的影响,春茧价格创历史新高,达到每50公斤2347元。在经历了巅峰之后,丝价一路走低,曾一度跌破30万元/吨,致使秋茧价格大幅回落。茧丝生产大省江苏省秋茧收购的平均价格为每50公斤1617元。
记者点评:茧丝价格的大起大落,常常会带来这些现象:茧丝价格倒挂,茧丝市场炒作者从中获利,丝绸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外商轻易不敢下单。这些对于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严重的威胁。尽管如此,茧丝行业的大起大落行情却是年年呼吁年年有。茧丝价格的收储和放储等政策应该对调控茧丝价格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茧丝价格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运行,不要继续出现伤及行业发展的大起大落行情。
消费
●羊毛运动
事件回顾:2010年,由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倡议的为期5年的羊毛运动启动。今年11月14日,国际毛纺织组织(IWTO)羊毛圆桌论坛在英国伦敦举行。与会的中国代表团在考察中发现,各类毛纺制品在店内占据了显眼的位置,当地消费者对羊毛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羊毛运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记者点评:一项旨在提高羊毛消费的活动,因为查尔斯王子的参与而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消费者的追捧,可见名人在推动消费上的作用不可小觑。对于行业来说,举办名人参与的活动,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影响力。但此事不可强求,得有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愿意参与才成。
●麻纺拓内销
典型事件:4月10日~17日,我国麻纺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代表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欧四国。代表团成员包含了国内麻纺织业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骨干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代表团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与欧洲亚麻大麻联合会谅解备忘录”。在哈尔滨国际麻纺论坛期间,中欧双方于9月8日顺利签署了“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与欧洲亚麻大麻联合会合作拓展中国亚麻纺织品市场协议”。该协议明确约定:“在一年内,双方将商定一项具体的中国亚麻内需市场的3年拓展计划,制定明确目的、营销方式、交流手段与双方分担的资金预算方案。”
记者点评: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延长麻纺产业链,开拓麻纺内需市场,而如何延长,如何开拓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易破解的难题。今年,中欧合作终于为此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从协议中“双方分担的资金预算方案”的字样可以看出,欧洲人愿意出资与我们共同开拓中国市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麻纺企业和麻纺行业若能抓住这样一次契机,多年来困扰麻纺产业发展的内需市场的开拓问题将可迎刃而解。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