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制品交易会暨第三届清河羊绒纱线展览会将在清河举行。
“去年以来,清河羊绒产业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大力度进行产业的转型提升,保证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年来,全县羊绒纱产量6400吨,生产各类制品2000多万件(套)、创产值120亿元的喜人局面,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谈起去年以来的成就时,清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介绍说。
产业转型进程加快 营销渠道逐步扩大
初加工实现了分等划档经营,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以来,清河县羊绒分梳向大企业集中的势头进一步显现,宇腾、宏业、泰兴、福润等数家大型原料分梳企业羊绒原料总经销量超过2000吨,产品质量和信誉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蒙古绒、阿富汗绒以及灰褪绒等短绒分梳以及貂绒、兔绒等其他动物纤维分梳向着专业化方向迈进,并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产品种类和档次进一步丰富。
纺纱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国最大羊绒纺纱基地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去年以来,维力斯等企业新增粗纺纱生产线26条,使全县羊绒粗纺设备已经由2008年初的45条发展到现在的95条,三年时间实现了翻番增长,年生产羊绒纱实际达到64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
现代化针织横机数量增加显著,制成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借助羊绒制品市场的启动运营和终端销售渠道的拓展,清河羊绒制成品的销售量明显增加,带动了电脑横机数量的增加。
目前,以华家那、衣尚、宇腾、枫叶云台、帝兔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量体制衣企业在全国的分销网点超过5000家,年销售羊绒产品超过150万件,并且,在全国各专业市场内和量体制衣店内,“清河羊绒”以“品质好、档次高”而成为显著特色,知名度和认可的得到逐年提升,直接对传统羊毛针织市场形成挑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