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浙江嘉兴: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开幕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浙江嘉兴是著名的丝绸之府、蚕桑之乡,6月28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在我市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论坛。论坛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浙江省文化厅和嘉兴市政府主办,嘉兴市文化局承办,杭州市文化局和湖州市文化局协办。“放在全国,嘉兴虽然人口不多,城市不大,但是没有哪一个城市有嘉兴这样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的历史承担,嘉兴是我国非遗保护的突出代表……”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对嘉兴的文化遗产保护给出了高度评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晓松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专家热议蚕桑发展保护

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和织锦等丝绸产品,同时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63篇。与会代表将重点围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及其民俗文化”主题,探讨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内涵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以及科学保护理念、方式和实践,论题涉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区域特色比较、区域保护互动联动机制、文化空间构成、保护策略、传承模式、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民间蚕神信仰、传统染色技艺以及蚕俗文化保护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当前我国蚕桑丝织技艺和蚕俗文化研究与传承实践的智慧结晶。

与会代表还将实地考察嘉兴丝绸博物馆、海宁周王庙镇云龙蚕俗文化园、桐乡洲泉镇蚕俗文化博物馆及丝面一条街,参观“把酒画桑麻”书画展。这次论坛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文化部举办的首次蚕桑丝织民俗文化高端学术论坛,论坛结束后,将择优编辑出版论文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