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一度因欧债危机恶化而大幅下跌,随后多重利好使棉价超跌反弹,但疲软的基本面抑制了棉价的反弹行情。
万达期货表示,由于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国内消费持续萎缩,棉纱、坯布价格维持跌势等,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抑制了国内棉价。截至6月29日,郑棉主力1301合约报收于19205元/吨,较5月底的19455元/吨下跌250元/吨,延续了中长期的跌势。
内外棉价差不断拉大
“内外棉差价形成主要有两点原因。”中期研究院农产品高级研究员于江表示,一方面是全球宏观经济不振,棉花消费量降低,加上2012年全球棉花整体供大于求,导致国际棉价出现大幅度下滑。另一方面,国内棉花有国家2011年19800元/吨的收储价及2012年20400元/吨的收储价支撑,使国内棉价的下跌幅度明显低于国际棉价,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
“国际市场的棉花主要是销往中国市场,但是,现在中国棉花的储备量已经很大,目前国家储备棉已有440万吨左右,再加上中国市场棉花进口配额的影响,使得国际市场棉花大量积压,外棉价格下跌。”万达期货棉花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闻民表示。
不过,内外棉价差近半个月来略有缩窄。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见惊雷认为,主要原因是国际棉价在美棉带动下略有反弹,美国棉花种植面积预期减少,支撑了国际棉价。
方正期货棉花研究员蔡平霞也认为,后期棉花内外价差逐步缩小的概率较大。“但考虑到全球宏观经济复苏缓慢,棉花供需宽松格局短期难有改观,以及下游消费低迷,后期国际棉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内外棉价倒挂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张闻民则认为,国内外棉花的价差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现在棉花的供应越来越多,澳大利亚和巴西的棉花已经上市。在下一段时间,随着新棉上市,国家如果不发放进口棉花的配额,外棉价格会进一步走低,还会使得价差拉大。”
价差将压制国内棉价
内外棉价差较大也制约了国内棉价的上涨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郑棉价格大幅高于国内现货及国际棉价,对纱厂没有吸引力,国内纺织企业大量使用进口棉,且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以全关税方式进口棉花,这导致国产棉销售压力增加,现货棉价维持跌势。
据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棉花50.2万吨,同比增加35.7万吨,增幅达246.2%。1至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58万吨,同比增长113.8%。
张闻民表示,目前在各主要港口的保税库,有70万吨至100万吨进口棉花,但是,没有进口棉花的配额,进不了国内市场。“如果国家继续下发进口棉花配额,这些棉花随时可以进入国内市场。”张闻民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