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原料价差拉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影响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8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渐拉大,截至目前,每吨价差最高时已达5000元。

一方面,受进口配额调控限制,很多棉纺企业其实采购不到进口棉,部分企业主要以国产棉为原料,这就造成了高原料成本与低产品售价之间的倒挂,并直接导致棉企亏损,最终使棉市下游需求萎缩加剧。

另一方面,价差不断拉大,使得国内棉花消费企业更愿意选择进口棉及棉纱做原料,国产棉除了进入国储库以外,市场实际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上游棉花生产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棉纺协会跟踪的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40%。国内一家棉纺厂的负责人直言,棉花原料的采购现已占到企业成本的70%,再加上价格波动不休,毛利仅为3%至4%,企业已经承受不起。国产棉用不起、进口棉买不到,正逼迫一些企业另谋出路,选择去其他国家投资建厂。

棉纺织企业现实的情况是,尽管由于价格和技术发展的优势,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已开始部分取代棉花,但最近的行情却显示,全部使用棉花为原料的纯棉纺织企业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使用棉花和化纤的混合纺织企业,处在微亏和微利之间;不使用棉花、全部使用化纤的新型的纤维企业有一定盈利,但盈利程度却较前几年大幅下降。

行业专家认为,突破原料瓶颈,确保平稳发展,行业调整升级已到了不可回避的地步。尤其是处于制造环节的众多中小企业,利润薄,集中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最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现在来看,这些企业不仅要密切关注棉价行情,还要重视纤维原料结构的调整,比如在接单棉纺生意的同时,加快替代性原料的开发和使用,改变企业单单“围着棉花转”的局面。

未来,棉价依然有着较大不确定性,纺织业基本面好转也仍需时日,对此,纺织企业需着眼长远,主动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最大可能地规避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1  
阅读数量(56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