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中美棉花政策的对比分析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经历2010/2011年度的巨幅波动后,国家开始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收抛储政策和配额的控制使得棉花价格进入窄幅波动中。按照棉花市场化改革的有关政策设计,国家调控手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专项储备对市场进行调解,也就是通过收抛储制度来调节市场供需;二是通过净出口贸易政策,利用国际棉花市场资源来调节国内市场供需。
  我国的棉花储备制度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计划经济年代实行统购统销,“九五”期间提出棉花市场化改革,但直到2001年,以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为分界,棉花的收购价、销售价才从过去的高度垄断逐步实现了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后,棉花的交易方式也从过去单一的国家统购统收逐渐转变为现货交易、电子撮合交易以及区域性的棉花交易市场等。2004年6月棉花期货在郑商所的上市,是棉花进入市场化的重要标志。
  自进入市场化改革后,国家不断通过对储备棉、老商品棉和出疆棉的收抛储来平衡市场供需,不过并没有形成常态化。从2011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将在主产区实施临时收储政策的措施常态化,在新花上市前,提前公布收储价并敞开收储。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收储的棉花可按照政府安排投放市场,以稳定棉花生产,保护棉农利益,并保证用棉企业需求。
  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
  美国的农业保护政策,根本目的也是防止“谷贱伤农”。根据2002年农业法案,美国政府对棉花的补贴包括三部分:生产补贴、销售补贴、贸易补贴,其中针对棉农的是生产补贴(含直接补贴和反危机补贴)和销售补贴。生产补贴和销售补贴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美国棉花的种植面积。
  1.生产补贴
  美国棉花生产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反周期性补贴。2002年农业法案为棉农建立了与农产品(5.38,0.07,1.32%)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固定直接补贴”制度,政府对愿意参与该计划的农民预先确定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基础,并对每种补贴商品规定一个固定的直接补贴率,以此计算向农场主提供的直接补贴额,棉花的直接补贴为6.67美分/磅。
  直接补贴=补贴率×补贴面积×补贴单产(补贴面积=基础种植面积×85%)
  反周期补贴是在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启动的一种生产保护性补贴,其中目标价格是农业法案规定的最低保护价。当农产品实际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时,政府向农民提供反周期补贴。具体支付时间是农民在收获后的10月份,可得到上限为35%的计划支付,待翌年2月可再得到不超过70%的支付,到12个月的市场运销结束后结账。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7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