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承担: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新疆华泰棉花专业合作社
监测对象:13个主产棉省、市、区2724户棉农
2013年12月,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和新疆华泰棉花专业合作社,分别对内地12个省和新疆自治区310个县(市、团)2724户棉农进行了首次2014年植棉意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2013年度国家继续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籽棉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保障了棉农基本收益,但由于成本持续上升,植棉效益仍不理想,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8.9%,连续第三年下降。分区域来看,新疆棉区棉花质量较好,交储量大,尽管棉花单产有所下降,但总体收益好于其他棉区,棉农植棉意向保持相对稳定;而内地部分棉区受灾,导致一些棉花不符合收储质量要求,部分地区和时间段收购不积极,价格达不到棉农的期望值,棉农植棉意向继续大幅下滑,同时,受规模效益影响,植棉进一步向大户集中。目前2014年棉花政策尚未公布,还有很大一部分棉农持观望态度。
被调查的2724户棉农中,准备减少植棉面积的棉农占25.5%,准备增加的棉农占10.8%,与上年持平的占49.7%,还有14.1%的棉农仍在徘徊观望中,视国家政策调整情况再做决定。按照被调查棉农植棉意向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8.9%。以协会2013年面积为基数,预计2014年全国植棉面积6372万亩。
黄河流域棉农有跨年存棉习惯,截止12月15日交售进度不足六成。价格没有吸引力、劳动力不足、植棉比较效益不高,,加之市场传言国家将不再收储,棉农感觉植棉没有了保障,植棉信心丧失,2014年意向大幅下滑,减幅高达18%,其中河南和河北省降幅超过20%,山东省减幅略小。被调查的棉农中,准备减少植棉面积的棉农36.9%,与上年持平的占36.1%,准备增加的棉农仅占9.7%,徘徊户数占17.3%。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