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部分化学纤维生产厂家和精制棉生产厂家的棉短绒浆粕和精制棉生产开始向碱-氧制浆和碱-过氧化氢制浆,少氯和无氯漂白的工艺方向发展,并有试验性质的报道。因此可以直接借鉴、应用国内化学纤维行业和精制棉行业的成熟技术。
1.废水现状
1.1废水数量
精制棉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废水,根据设计消耗定额可知:每生产一吨精制棉要消耗220吨水,按照每天设计生产量10吨计算,每日要产生2200吨废水。
1.2废水来源
废水来源大致分以下几部分:
1.2.1蒸煮废水
棉短绒经碱法蒸煮产生的蒸煮黑液和浆料洗涤产生的大量黑褐色废水。其水量为:约70吨/吨产品
1.2.2漂白废水
漂白过程产生的含有残氯的碱性废漂白液、酸洗产生的含有残酸的废水和漂白、酸洗后的大量洗涤废水。其水量为:约90吨/吨产品
1.2.3驱水废水
指连续驱水机下挤压出来的含少量棉纤维的中性废水,驱水废水中除了含少量棉纤维外,水的质量应该是很好的。其水量为:约50吨/吨产品
1.2.4其它废水
设备清扫和其它辅助性生产用水。
1.3废水成分
废水中主要成分为NaOH以及少量的H2SO4、NaOCL等另外还有随废水流失的棉短绒。据分析:
PH值:10-11
残碱:1200-1750mg/l
SO4=:380 mg/l左右
Cl=:14 mg/l左右
此外有微量的氰化物、六价铬和铅化物检出。
2治理方案
精制棉浓液利用精制棉蒸煮所剩余热
采用碱-氧制浆和碱-过氧化氢制浆,少氯和无氯漂白的工艺;废水逆流洗涤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水量。然后精制棉生产线排出的碱性废水再同硝化棉生产线排出的酸性废水混合、中和并稀释后排出工厂,进入城市废水处理系统。
若达不到进入城市废水处理系统要求,再对废水做初步的治理。增加过滤、絮凝、暴气、沉淀等设施,酸性废水经过滤后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使废水中的细小纤维絮凝、暴气后沉淀下来,使废水中的COD、色度等指标部分下降后再进入城市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