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絮凝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其机理一般认为是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脱稳,形成絮团,再沉淀分离,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1]。自从20世纪6o年代聚合氯化铝[PAC]问世以来。由于它比传统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的性能优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粒度大小以及絮凝、架桥能力仍比有机絮凝剂差得多[2-3]。近年来,利用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进行印染废水的絮凝处理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与无机絮凝剂相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速度快,用量少,受pH及温度影响小等优点。本文将采用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进行絮凝脱色研究,并分析絮体的微观形貌以探讨其作用机理。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染料活性红EF一6B(上海染化八厂);聚合氯化铝PAC(上海未来水处理有限公司);聚丙烯酰胺PAM[上海未来水处理有限公司生产,w(固体份)>88% ,1 s/L的黏度3.6~4.1 cps],不同型号的PAM 阳离子度分别是:PAM一1为20%,PAM一2为40% ,PAM一3为50% ,PAM一4为100% ;其他试剂均为AR。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B90D精密电动搅拌器(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JSM一636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2 方法 标准曲线的确定:在波长为540 nm时,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活性红染料模拟废水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吸光度与废水中染料质量浓度之间的表达式为:Y=0.02212+0.01453X,(R=0.99954) (1)式中:y-吸光度; 一活性红的质量浓度(mg/L)。絮凝实验:取500 mL质量浓度为100 ms/L的模拟活性红染料废水,先后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的PAC,快速搅拌2min后加入PAM,